读书人清贵,讲究一个贤名,怎能卷入铜臭之事经商谋利呢?
因此,他们大多都会豢养扶持一两个商贾,替自己挣钱。
倒是李祺一句话直接点破,在场之人脸色都微微变了。
李祺没有继续出言,而是暗自陷入了沉思。
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完全剥夺或严格限制了商人、娼妓、优伶、皂役、胥吏及其他“贱民”及其子弟的应试权。
也就是说,商贾的孩子想要参加科举大考,改变商人这卑贱的身份,也不是没有办法,不过需要付出代价。
士农工商,这是亘古不变的阶级。
现在是大明初期的永乐年间,因为太祖爷对商贾得无比痛恨,所以他们的处境很是可悲。
别说参加科举大考了,商贾们遭到了朝廷严厉打压,平日里连锦衣华服都不能穿。
明明家财万贯,在外面也只能穿粗布麻衣,根本不敢嘚瑟。
不过到了大明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朝廷的纵容默许,商贾也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如张四维、王崇古、马自强等六部宰执,都是出身商人家庭,还坐到了位极人臣的高位。
与他们相比,眼前这些出生在大明初期的商贾,日子可就悲催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