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朔这么想着,急忙从包袱中找出干净的布料和水。先给伤口做了简单的消毒和包扎之后,他想起了刚刚从小路上来有看到一条小溪,旁边还有不少柳树。柳枝下有着大量水杨酸,是制作阿斯匹林的原料,自然对伤口的止痛消炎都大有益处。
他郑重地看着这个少年,嘱咐他不要乱动。立刻麻利地往小路跑去,果然见到了溪水旁的柳树。
剥下几条柳枝之后,诸葛朔又匆匆赶回少年那边。
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剥开柳枝,将这些东西剁碎敷在伤口上。这些动作一气呵成,熟练不已,没有半分的犹豫。
少年腿上的疼痛得以舒缓,这才抬手向诸葛朔道谢。不过,他似乎对诸葛朔有些好奇,但又不太好打破砂锅问到底,憋半天才询问到,“阁下不是天水郡人吧?”
“不是”,诸葛朔正在收拾着包袱,听见此话冲少年一笑,“过路人而已。”
少年点了点头,“还得多谢阁下搭救,不然留我一人在此山林之中,恐怕是多有危险。”
诸葛朔摆了摆手,表示少年不必多谢,“小兄弟家就住附近吧?不如我先将你送往冀县的医馆吧?”
随后诸葛朔的眼光被少年手里的灵芝吸引住了,那灵芝通体棕红,流光溢彩。就连诸葛朔这种不怎么懂的,都能看的出确实是上好的药材,笑着指了指,问到,“小兄弟就是为这东西受的伤?”
少年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正是,家中母亲这几日咳嗽不止。那医者告诉我,郊外有红棕色的大颗灵芝,若能采来,必能使母亲药到病除。”
没想到这少年竟然是个孝子,诸葛朔原本还以为他采灵芝是为了去买卖的呢。
“对了,还不知道阁下的姓名”,少年满是感激地看向诸葛朔,开口询问,“来日若有机会,一定得登门拜谢才是。”
“我从蜀中来”,诸葛朔想来想去,还是不宜说出真实姓名,“小兄弟不必挂念,不过举手之劳而已。”
见诸葛朔不打算说,少年也就没再询问下去。诸葛朔扶起少年,他腿上的伤经过止血已经好了很多。诸葛朔扶他上马,自己则牵着马慢慢走。正好,少年充当了他的向导,给他带到了冀县。
将少年送至医馆门口,那老医者一见少年,就匆匆跑了出来。看到少年受伤,满是惊讶,“伯约,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