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翌日午时,外边来了孟获才那边的使者。使者到现在才来,看来昨晚孟获还打着诸葛亮会直接释放祝融夫人的算盘。诸葛亮请他入帐说明来意,果不其然,孟获想拿关索与汉军交换祝融夫人,约定于第三日午时银坑洞外十里交换。
“阿朔觉得,此番交换质子,可有诈否?”众人纷纷退去,诸葛亮把问题抛给了诸葛朔。
“维之兄与祝融夫人相比,自然是夫人对于蛮军更为重要。想来反倒是孟获不希望出什么岔子才是。”诸葛朔想了想,认真回答。
诸葛亮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为何不借此机会再擒一次孟获?”
诸葛朔却有些不解,“可是无诈,孟获反倒会尽力防守以防我军进攻,交换之地离洞府不远不近,如何能擒?”
诸葛亮含笑不语。
“父亲的意思是,银坑洞此刻必然守备不足,让我趁虚而入?”诸葛朔苦思冥想,突然眼睛一亮。
“不错”,诸葛亮见诸葛朔自己悟到了方法,欣慰地点头,“孟获担忧接祝融夫人的人不足,会被我军尽数生擒。又担心人太多,洞府大门敞开,也是不利。所以选了个这么折中的办法,可惜他还是谋略不足。一个洞府而已,人数又能怎么多呢?我料他必多数人马与我军相会,你和阿统阿广且前去银坑洞,记住,务必得速战速决。”
诸葛朔应了声是,急忙前去找赵统赵广相商。三人细细商议后,带上几个被俘的蛮兵,领了数百人在大军出发前先从小路离去。来到银坑洞外数里,便依傍着茂密的树林隐蔽,以待孟获人马出洞之后再行攻击。
就在一行人正躲于树下遮蔽酷暑,静待时机之时。前面的小路上却突然出现了一人,竹冠草履,白袍皂绦,碧眼黄发。诸葛朔只觉此人眼熟的紧,应该是原主的故人。那人走着走着,突然仰天大笑,缓缓踱步到汉军藏身前的树林。
赵广以为此人是孟获手下,不免捏紧了手中的武器,以待一战。诸葛朔按下赵广的肩膀,一边用眼神示意他不必紧张,一边拼命地回想这位又是什么人物。
那老道必然已经能看见树林里刀兵林立,可面上却并未慌张,坦然自若地冲树林喊道,“既是师侄远道而来,何不与我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