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好啊.......回来了.......”老婆婆嘴里不停念叨着,这副样子像极了前世等他回家的外婆,可他没办法回去了。诸葛朔百感交集,眼睛也不由得红了。

内室里跑出了一个妇人,她身着鹅黄色儒裙,身上并无多少金银首饰,唯有手腕处有一圈翠绿色的玉镯,发髻随着跑动甚至有些松散,在阳光的照耀下,她的头发有些微微发黄。那妇人在门口停住了脚步,望着眼前明朗的红衣少年发怔,那少年明媚如烈日,晃得她睁不开眼。

“......阿朔?”妇人的声音太过颤抖,压抑着浓浓的情绪。

妇人缓缓走过来,老婆子把手中的玉佩递给她,她接过玉佩。看看玉佩,又看看少年,眼中的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落下。

“娘?”虽然诸葛朔从未见过她,却好似已经见了无数遍了一样,熟悉感敲击着他的每一个器官。

那妇人终究没忍住,轻轻啜泣,嘴里还念着诸葛朔的名字。她忍着泪,细细地看着眼前的少年,怎么也看不够。

“是啊,阿朔,我是你娘亲。”,妇人杏眼里满是泪水,惹得诸葛朔也要流下泪来。

“夫人,郎君,进来说话吧。”老婆子连忙扶住了妇人,嘱咐到。

诸葛朔这才和三人一起进了内院。

映入眼帘的便是简朴而清幽的小院子,院子里种着不少花草,一看便知主人定是精心料理过的。走过小院便是内室内室里也仅有两个丫鬟在打理,房中也无任何金银玉器,倒是门边放着几个大柜子,里面密密麻麻的摆满了黄黑色的竹简。家具也只有简单的几件,但都摆放的整整齐齐。

“阿朔,这些年......在乘烟观可好?”妇人拭干了眼角的泪水,温柔地注视着诸葛朔。

“道长师父对我们姐弟视如己出,还尽力教我们些仙法武功谋略,自然是好的。”诸葛朔实话实说。

“这十六年,我无时不刻在思念着你们。可是道长说过,我和你父亲不可得知任何关于你们的消息,否则对你们不利——”妇人生怕诸葛朔对她有什么误解,急忙向他解释。

“师父和我们说过此事,这十六年,我和阿姊也思念着母亲。”见妇人如此担忧,诸葛朔宽慰到。

“果儿......她怎么样?怎么没和你一起下山?”妇人询问到。

“阿姊决心向师父学习修仙之术,须得断绝红尘。”诸葛朔不敢看向母亲,不敢面对一个母亲眼里的失望。

妇人虽有些伤心,但得知一双儿女都还在世,并且各有所学,心里自然是欣喜更多的。那个老婆子也擦干了眼泪,她当年亲眼见证诸葛姐弟出生,又被疯道士接走,此刻也不免为自家夫人开心。

“师父一直少有和我提起父母,母亲可是姓黄?”相认之后,诸葛朔有些好奇,这位妇人会不会就是民间传说中协助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和诸葛连弩的奇女子——黄月英?

妇人点了点头,这才想起少年应该并不知道他自己的身世。“母亲本是襄阳人,闺名月英。你的父亲——”

“乃汉丞相武乡侯。”

“诸葛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