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仰天长叹,一屁股坐在地上,两眼泪汪汪的,冻得直发抖。突然,一位老人出现在善身边,并给善良披上了一件大衣。
时光老人:孩子,穿上吧,请跟我一道回家吧。
善良:(惊奇)您是谁?
时光老人:我是时光老人,是特地来带你回家,把你带回人心中的。
善良:您为什么要帮我?先过去的三位都很怕我,难道您不怕我吗?
时光老人:因为只有我知道你才是最宝贵的。
[在他们一道回家的路上,时光老人指着路边四轮朝天的三辆车哈哈大笑时光老人:你看,他们没有你,金山再高也会垮掉,地位再高也会掉下来,权力再大也不会持久。我正是因为拥有了你才能长留世间,世间只有你才是永恒的!(剧终)
美好的景色要求我们踮起脚尖。
人间的真爱驱使我们踮起脚尖。
完美的人生离不开我们踮起脚尖,
断臂的维纳斯,
残缺拥抱了完美的格线
想把受伤的蝴蝶结
送到岁月的边沿
退下心灵的玻璃窗前
不再显眼………………
春秋时期有位出色的音乐家俞伯牙。他精于弹琴,据说他弹琴连吃草的马也会抬头倾听。而当时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过于钟子期。伯牙用琴表现高山情怀,钟子期听后说:“善哉。巍巍兮若泰山,”伯牙用琴声表现流水时他听后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后来的后来,钟子期因病去世,伯牙就悲痛欲绝地摔破了琴,扯断了琴弦,从此发誓不再弹琴…………
回到现实中,年少无知不是罪过,罪过在于不懂得安慰自己,遇人不淑,与自杀没什么区别。
小时候,也不记得从何时起,大概六岁左右的样子。每到周末,就陪姥姥一起看电视剧。像《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些伟大的经典片段,如数家珍。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似乎这些东西,对于年少无知的自己产生越来越深的影响。像系统严谨的世界观一样烙印在脑海里。一辈子,想甩都甩不掉。
随着岁月流逝,日渐长大的我,忠孝礼智信似乎成为了我致命的枷锁。自古忠臣都死在奸佞小人之手,孝为百善之先,可现实凄凉的久病床前无孝子难免让人心寒。礼仪,礼貌,这些习以为常的人之规范,似乎等同于高傲的代名词。智慧,小聪明的人无处不在,信任,可是常常见到的是背叛。礼义廉耻,你越在乎,你越受伤。因为你每时每刻都在消耗体力和精力,为所谓的正义赴汤蹈火。来自忠孝礼智信反面的暗箭,在所难免。刀伤,枪伤,抵不过心伤。
越下贱,越开心,越无敌。因为正如老子所言,柔弱胜刚强,柔者生,刚者死。是故才有那句话: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成长是苦涩的,也是无奈的。一个太极八卦,有阴阳两极。正义的人占了阳面,那么就只有反面人物占阴面了。有阴有阳,世界,社会才转到了今天。
一个经典寓言:1968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公用地悲剧》一文,作者加勒特·哈丁总结出一个著名论断“公共资源的自由使用会毁灭所有的公共资源”。哈丁设想,古老的英国村庄有一片牧民可以自由放牧的公用地,每个牧民大小取决于其放牧的牲畜数量,一旦牧民的放牧数超过草地的承受能力,过度放牧就会导致草地逐渐耗尽,而牲畜因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就只能挤少量的奶,倘若更多的牲畜加入到拥挤的草地上,结果便是草地毁坏,牧民无法从放牧中得到更高收益,这时便发生了“公用地悲剧”。现在社会的公共道德资源就是这种悲剧所致。
然而在中国做个直言自己水平的人实在不易。一些不谦虚的人的轶事都被收在《舌华录》里,《舌华录》是什么书?——笑话书啊!以后就有人这么教育儿子了:“吾儿乖,待汝老时,纵有一身才华,切记断不可傲也,汝视《舌华录》之傲人,莫不作笑话也!”中国人便乘了,广与社会交融,谦虚为人。中国看不起说大话的人。而在我看来并无甚,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就叫“大话”了。敢说大话的人得不到好下场,吓得后人从不说大话变成不说话。幸亏胡适病死了,否则看到这情景也会气死。结果不说大话的人被社会接受了。写到这里,布已经吸水吸得欲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