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舞女博士语不惊人

雨季樱花雨 欧阳叶秋 3190 字 2个月前

这时,某文化局马科长为了缓和气氛,凑了上来说道:“李小姐可知道当地的文化氛围,现在文化也是一个好项目,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先是经改,房改,再医改,再教改,最后落到了文改了,现在压力好大啊!所以出来这里喝喝酒,想想法子”。

“呵呵,马先生,果然是心事重重,公务缠身。论文化嘛,你们不是很善于做文化产业吗?

自从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千多年来,文化总是在战火中分飞,破碎,最大的文化灾难莫过于“文化大革命”所有传统文化遭到重大洗劫和灾难,什么都砸了,毁了。现在富了,终于发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均衡发展的后果了,小儿麻痹症的结果,就是社会灾难深重,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没办法,才引进西方的“实用主义”文化,什么丛林法则,进化论,精英主义,斗争文化,难道不明白中国人骨子里深受传统文化,佛教,道教文化的浸染和毒害,强扭的瓜不甜,真正的好文化,是能够反映人民大众精神需求,满足国家健康和谐发展,科技进步的文化,那才是好文化。”

“小姐,一席话,我如梦初醒,我的法子有了,哈哈”

“对了,不要在用你们所谓的文化来文化大众,真正的文化在民间,民间有你需要的文化”。

李小姐说完,走到一边,倒酒。把马科长鸟在一边,好不尴尬。

这时,在一边,观看的拆迁办牛主任,发话到:“好一张厉害的嘴巴,比我的拆迁机还要厉害。呵呵,可否和小姐共饮一杯,我对小姐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呵呵,牛主任,过讲了。我来一小女子,那敢和牛主任的铁产斗嘴”。

“最近,有好多的钉子户,搞的我头都大了,这边开发商还在催着进度,那边建筑公司老总们在等着开工,上面有政府政策压着,中间又有不识趣的”刁民”在刁难,你说我不来这里夜夜买醉,我难道要在家里看着花脸婆的脸色,所以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呵呵,先干为敬”。说完,牛主任,一口气干了杯中的红酒。

“哦,呵呵。牛主任,真是义士。土地是中国人民安身立命的根基,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到现在,关于土地,历来都是官民之间矛盾的最大根源,历史上不知道发生多少次起义,后来不是有好多的古代官员,封王拜相后,唯一惦记的就是不断的买土地,阔充自己的财富。你想想,农民失去土地,教农民卖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没有了着落,没有了希望。虽说中国这么大,但人口太多,要养活这么多人,农民的功劳不能被埋没。呵呵,牛主任,我想解铃还需系铃人,最好是多满足人民的需要,不然以后患无穷,小女子,冒失了……”

“啊,我的老天,我怎么没有想到啊?”说完,点起了根香烟,沉思起来。

其它几位也凑合过来,听两人的对话。按耐不住说话的欲望,纷纷向李小姐展开话语攻势,纷纷举起酒杯送来礼貌的回敬。因为李小姐的不俗,和幽默皎洁的话语已经触动了所有在座人物的内心。

这时候,爆发户开发商朱总,说道:“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算问题”。

世上走得最快、最匆忙、最迫不及待的人,就是这种一夜爆富的人。脑子里只有一个“钱”字,生命的意义就是“钱,钱,钱”。不是有的地方公司员工上班前被迫要求跳“抓钱舞”。大势所趋,存在就有其存在的意义。

“呵呵,朱先生,那么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能够买到一个人的永远不死了?”

“没有,人死如灯灭”。朱某爽快的回答道。

“以小女子看来,因该是有的。历史上的陶朱,他的钱比你的多吧,后来把钱全捐给了穷人,自己一个人遁隐了,千百年来,他却获得了一个永远不死的神话,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活在每一个想要发家致富的青年人心中。这是用钱买不到的,这叫大爱无痕。呵呵。”

朱总也被雷到了,没有后话。一个人默默喝起了闷酒。

某银行融资业务员赵某开始发难了“这个世界,傻子比小偷聪明。你看,那些小商小户,那些聪明的会开分店,一家变两家,两家变四家,四家变八家,等到有足够资金,那就会上市,上市后就融资。融资以后再进入金融行业,炒股炒楼,钱生钱,坐着成为我的客户。最近行情不太好,国际热钱,纷纷退潮了,哎,可恶的欧债危机,快要夺走了我的饭碗了”。

“你们,每天不从事实体行业,就是在钱身上做文章,用脑水吃饭,这个肯定会受到惩罚的,你用脚指头想象,这个世界谁不想发财,你所学的知识,是人家设计好给你的,即使有财富,哪里的财富的金山早已经被人挖的只剩下点点残羹”。

“以后还是好自为之,勤劳永远是财富的源泉”。

赵某一时无话可说。楞在一边。

旁边的某建筑公司包工头黄某,开始说道:“干我们基建的最怕员工出事情,要命啊,每次都是赔血本”。说完,喝了一口红酒,那样子很奇怪。

“是嘛,外国人的命多少钱一条,中国人的命多少钱一条,中国城市人的命和农村人的命各是多少钱一条?像我国历史上的某次大地震,如果你们这些建筑公司不要那么偷工减料,房子倒塌的时候也就不会是粉碎性的倒塌,伤亡人数也就不会那么多了,您也就不用喋血的赔本了,呵呵。小女子,冒失犯忌了”。

“没关系,哎,生存……”欲言又止,闭住了话匣子。

最后上来,敬酒的是某外国大学毕业的图纸设计员白某:“我多年,旅居海外,现在回国来,唯一想做的就是为国人做点事情,把我毕生所学用在图纸上,将来希望这个城市,到处是高楼大厦,这是我的梦想”。

“呵呵,白先生,真是不俗啊。怀着这么颗热切的心,希望先生在设计的时候想到,是什么把自己养大的,最后又支撑着自己完成留学生涯的,喝酒,海内存知己,天崖若比邻,就冲先生这段豪情,小女子,敬你三杯”。说完,连喝了三杯。

“我从事这个行业也是有难掩之隐,我的父母都在农村,我收养了几个孤儿,为了让几个孩子读书,我放弃了原有的工作,来这里当服务员。”李小姐高亢不悲的说道。眼光中充满了温情,似乎有些潮湿的东西似乎要泛出却又收住了。

话因,刚落,八位人物。纷纷坐不住了,纷纷离开了包间,留下了白先生,最后一个离开包间,走的时候,结帐单上写着:“18000元,打折报销”。

晚风,继续吹着城市的寒夜。一辆红色的的士缓缓开来,停在了最初哪个路口,李小姐,裹着大衣,在寒风中向的士招手,车开过来了,最后车子,开走了,消失在夜的尽头……

第二天夜晚,“情人城”的灯光依然闪烁,几位人物又是一派歌舞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