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相机?你这是要去干什么?那相机可是用了公费买的,只能用于村子里面的文宣活动,还有重要场合拍照留念!”
“这东西又不是我们家自己的,怎么能随随便便借出去拍照?你知道那胶卷儿多贵么?”
最后这句话刘会计几乎是咬着牙说了出来。
很显然他已经吃过胶卷价格的亏。
“国产乐凯的是十二块一卷,这是最便宜的胶卷,柯达的最贵,得二十块钱一卷,剩下的价格十五到二十之间。”
“普通人用相机,一卷胶卷可以拍二十到三十五张左右的相片,算下来一张相片就得三毛到五毛的成本,这还没算冲洗照片的钱!”
面对着刘会计的‘痛心疾首’,田青的轴劲儿犯了,板着一张扑克脸在旁边直接搞起了科普。
听得出来,他之前早就做过不少调查。
这相对来说比较专业的回答,直接把刘会计给呛的说不出话来。
拍照这种事儿,就算是对城里高收入的职工们也是奢侈的事儿。
放在他们头上,除了有些人家舍得花钱,在结婚的时候拍张结婚照,剩下的人压根不舍得花这个钱!
“张磊说了,等拍完照写了稿子,他额外给我润笔费,到时候我给你补胶卷的钱不就得了,大不了连相机的折损我也算里面!”
田青的轴劲儿一起来,十匹马都拉不回来,听得刘会计脑袋上青筋暴跳。
不过听到了张磊的名字后,刘会计立刻扭头看向了张磊。
“这是你的意思?你们打算去干什么?”
张磊咧嘴一笑:“刘叔,你就放心大胆的把相机借给我们吧,我们要办这事儿,对村子肯定是有好处,没坏处。”
“至于到底是个怎么回事?等到我们办完了,您就知道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刘会计平时藏东西的箱子走了过去。
“什么公用私用的,只要是对村子里有用,那就是公用。”
“像您昨天不是也用这相机拍了几张村子里的风景么,这对文宣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
“哦对了,听说你是站在人陈大嫂家的院子里拍的,这事儿不知道婶子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