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挽留

姜辛很认真的道:“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我也不会自诩自己就真明白什么,但这是我这么多年”她十分严肃的强调了一句,又接着道:“感同身受,铭心刻骨的一点儿经验罢了。我没必要非得让你相信,只是对这件事的一个陈述,信不信,听不听,全在你自己。”

不等聪哥儿说什么,姜辛便又道:“我会给你母亲写封信,好歹把你的近况说清楚。”

聪哥儿咬了咬牙,想说不用,可到底想知道那边会是个什么反应,就没吭声。

姜辛可没想到一提顾氏竟是他的死穴,一时是又气又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索性又问了一句:“你急着走,可是有要紧事么不然将来你母亲问起,我也好有个应答,否则也太不负责任了些,便是你六叔回来,也难免要怪我对你太过唐突和怠慢。”

“母亲”这个字眼实在是刺耳,聪哥儿知道姜辛是故意的,对于她的嘲弄、讽刺反倒没多耻辱和愤怒的感受,他道:“我能有什么要紧事不过是随波逐流,走到哪儿是哪儿罢了。”

姜辛哦了一声,道:“若是你不急,不如等你六叔回来,听听他的意思你正是读书的时候,这里有家岳麓书院,执教的是先帝时期因病告退的大儒林凤鸣,想必你也听你的先生们提起过他。”

聪哥儿当然听说过,只是从前山遥水远,从未想过能拜入林凤鸣门下罢了。

林凤鸣是先帝二十二年的状元,一生宦海沉浮,于二十年间便做了首辅,为先帝出谋划策,可以说名垂青史一点儿都不为过。

越是这样的人越是难得善终,可偏偏林凤鸣十年前得了一场大病,这才告病回乡。今上对他十分仰慕,几次请他回朝堂,他都拒了,只一心致力于教书育人,为此今上还特意赐他“齐圣”的牌匾,竟大有与孔圣人比肩的意思。

聪哥儿可不想承姜辛的情,但他虽然傲,却也知道,以他这个年纪,谈成家立业尚早,不读书便难免不务正业,这辈子也就是个不入流的升斗小民,别说什么雄心壮志,就是他心底的那点儿小心愿怕也是不能达成。

他只能不情不愿的道:“六叔什么时候回来”

姜辛道:“也就这几天吧。”

聪哥儿看着姜辛眼角的笑意,恨声道:“我不是不孝之人,没道理不等长辈就走,倒像我做了什么亏心事不敢见人一样,那就多叨扰六婶娘几天,等六叔回来,我问过六叔的意思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