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进行至高潮处,苏珈婉饰演的女主角站在废墟之上,双目含泪,高声质问:“若无家国,何来安居?若无自由,何谈未来!”她的声音仿佛穿透银幕,直击人心。现场寂静无声,随后传来低低的抽泣声,有些观众已经无法抑制情绪,低声啜泣起来。
沈洛的目光依然锁定着台下。他注意到几个青年的手紧紧握成拳头,眼中涌动着强烈的情感。他们的衣着朴素,显然是底层平民,却显露出一股昂扬的斗志。沈洛心中一动,他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部分达成了。
电影尾声响起,一群青年在风雨中站立,冒着枪林弹雨高呼:“上海不亡,热血永燃!”银幕上的景象与现实中的困局重叠,引发了观众巨大的情感共鸣。大幕落下,全场沉默了一秒,随即响起如潮的掌声,经久不息。
沈洛站在幕后,凝视这一切。他的手轻轻握紧,又慢慢松开。掌声、欢呼、泪水,这些场景让他的心情复杂至极。他并非一名单纯的电影人,而是一个站在棋局中心的权谋者。今天的电影,不只是艺术的呈现,更是他筹谋已久的一步棋。这部《雾上海》,是一柄锋利的匕首,直刺迷茫与麻木的内心。
散场后,有人默默离开,有人三五成群地站在街头议论。几个青年围在一起,其中一个激动地说道:“电影里的话就是对咱们说的!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该做点什么了!”他们的声音并未刻意压低,反而有些许激动的颤抖。
沈洛站在高处,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的嘴角微微扬起,心中却并未因此而松懈。他知道,吸引这些热血青年的仅仅是开始,如何引导他们、凝聚力量,才是最艰难的部分。
此时,一阵熟悉的香风袭来。沈洛回头,苏珈婉已缓步走到他身边。她身着一袭淡雅旗袍,妆容略显疲惫,却依然掩不住她那清丽绝伦的容貌。
“沈先生,这电影……成了。”苏珈婉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也夹杂着些许难以言明的情绪。
“是成了,但未来的路还长。”沈洛平静地说道,目光仍然注视着楼下那散去的人群。
苏珈婉望着他,她知道,眼前这个男人有着旁人无法企及的野心与能力。他不是单纯为了电影,而是为了以电影为媒介,撬动更多的人心,为动荡的时代注入新的力量。
“不过,成与不成,不在我,也不在你。”沈洛低声道,仿佛对苏珈婉说,又像是在对自己呢喃,“在观众,也在这个时代。”
说完,他转身离去,脚步轻缓,却带着无比坚定的力量。苏珈婉怔怔望着他的背影,久久未语。
那晚,上海滩的灯火依然灿烂,《雾上海》的余韵却久久未散。不少人彻夜未眠,或因电影唤醒的热血,或因隐隐不安的预感,沈洛,也在沉思中迎接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