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风云突变

苏珈婉轻声走近,目光中透着忧虑:“沈洛,你不能硬碰硬。现在水路已被盯紧,贸然行动只会白白送死。”

沈洛抬头望向她,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所以,我需要一个更隐蔽的办法。陆路虽慢,但能避开日军的视线。”他目光落在墙上的地图,手指划过上海到广州的一条隐秘运输路线:“我会安排人将胶片藏在普通货物中,用马车悄悄运出城。只要避开重点检查区域,就有一线生机。”

苏珈婉点头:“我会尽力联系沿途的掩护点,确保一路畅通。但你要记住,这次行动容不得半点差池。”

次日清晨,胶片被小心翼翼地装入木箱,表面涂上一层胶水,再洒上煤灰伪装成工业废料。一队拉货的马车队缓缓驶出城门,车夫们神色如常,仿佛只是一次普通的运输。

沈洛远远站在高楼的窗边,注视着车队消失在晨雾中。他知道,自己只能在这里静静等待消息。而这等待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煎熬。

终于,傍晚时分,传来了车队成功穿过第一道关卡的消息。沈洛心中稍安,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另一个更大的挑战——日军已经在前方设下临时检查站。若要通过,必须有人从侧面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沈洛迅速作出决定:“张铭吉,你带几个人去制造混乱,吸引日军的目光。务必让车队趁机通过。”

张铭吉点头,带人潜入检查站附近。半个小时后,远处传来一声巨响,随即浓烟滚滚,日军士兵纷纷被惊动,纷纷朝爆炸方向奔去。而借此机会,胶片所在的车队悄然绕过检查点,成功脱离险境。

夜深时分,传来车队抵达安全区域的消息,沈洛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意。他端起茶杯,喃喃自语:“胶片保住了,电影就还有希望。”

苏珈婉轻声走进来,递给他一件披风:“我们的路,还很长。”沈洛点点头,目光望向窗外深邃的夜空。

夜幕低垂,香港岛上一栋隐秘的别墅内灯火通明。沈洛神色平静地站在放映机旁,手指在按钮上微微一顿,仿佛还在斟酌着什么。周围的空气凝滞得像是暴风雨前的片刻寂静,一张张面容或庄重或好奇,暗藏着跃跃欲试的情绪。这些观众并非普通人,他们是来自各国的记者与外交官,许多人带着满腹疑问,等待着这场号称“不同凡响”的电影放映。

屏幕亮起,《无声的呐喊》四个鲜红的大字赫然跃入眼帘。那字迹带着浓重的金石味,仿佛每一笔都在呐喊着一种挣脱枷锁的力量。随即画面一转,观众的神色骤然一变。

画面中,上海沦陷区的街头,冷风掠过,残墙断壁间萦绕着无言的哀痛。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正颤颤巍巍地将一块发霉的面包捧入怀中,她的脸上满是泪痕,却不敢发出任何声响。镜头缓缓上移,远处,是一队荷枪实弹的日军,正在粗暴地驱赶着平民。

“这是真实的影像吗?”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惊呼出声,随即反应过来,用手掩住嘴。他的惊讶不仅来自画面的真实感,更来自画面中的情感冲击力。

沈洛坐在放映机后,目光如炬。他知道自己赌对了。为了这部影片,他和团队花费数月时间,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沦陷区,用极其隐秘的方式记录下这片土地上的真实场景。他并非只想揭露日本侵略的暴行,更希望借助影片的力量唤起更多人的关注,甚至行动。

随着画面推进,观众的情绪愈发紧绷。影片的高潮部分是一个简短却震撼的场景:镜头切换到一个破旧的工厂,十几名工人正夜以继日地制造简易武器。一个年轻工匠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望向镜头,仿佛穿越时空,直视每一位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