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年纪了,能有什么不顺心的事?说来说去还不是那来讨债的闺女,都嫁出门了还成天给我添堵、让我心烦!”
“难不成我们金姐儿在夫家出了什么事?要真是出事了、三弟妹你可得和我们说说,虽然我们没什么地方能帮上金姐儿,但至少可以替她出出主意!”
吴氏心里一直很感激陈氏这段时日的雪中送炭,因此她这番话说得十分诚恳、也是真心想帮陈氏解决烦恼,更是希望金姐儿在夫家能过得好。
而陈氏似乎早就在等吴氏这句话,只见吴氏话音才落、她就飞快的拉住吴氏的手,一脸悲痛的说道:“大家伙儿都羡慕我们金姐儿嫁到了城里的大户人家,以为一风风光光的嫁进门去就能当少夫人,可他们却不晓得这大户人家的媳妇儿有多难当!”
原来那金姐儿虽然被陈氏养得白白净净的,在乡野之地也算是清秀可人的小娘子,但那是因为乡村里的小娘子大多粗俗黝黑,才能让金姐儿脱颖而出。若是把金姐儿往城里一放,对比的对象有了质的提升后,金姐儿的模样便不算太出众了。
而这金姐儿的夫家姓于,当初金姐儿之所以能嫁过去,一是因陈氏替她准备的妆奁十分丰厚;二则是因陈家和于家也算是有生意来往,加上是陈氏嫁到城里的两个姐姐出面做的媒,这桩亲事最终才能结成。
不过这金姐儿可以说是高嫁,于家上上下下的人本就不怎么把她放在眼里,加之金姐儿只有中人之姿、一到城里就被比下去了。因此成亲后头一个月还没过完,于家少爷就迫不及待的睡到了通房屋里,把金姐儿这个正头娘子给冷落了。
于少爷既然不太喜欢金姐儿,呆在她屋里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加之金姐儿身子似乎不易受孕,于是她嫁到于家四年了、肚子却一直没传出好消息来,让于夫人气得给儿子一连纳了几房妾室,想着让妾室先替于家开枝散叶、免得于家被金姐儿害得人丁单薄。
这样一来,金姐儿在于家的日子便更加不好过了,于夫人不但处处偏袒着那些妾室,到最后也已有了让儿子把金姐儿休回陈家的心思。所幸的是、就在金姐儿要因七出里头“无子”那一条被休回陈家时,意外被大夫诊断出有了喜脉!
这金姐儿一怀上于家的嫡亲血骨,于夫人对她的态度马上截然不同,不但对她和颜悦色起来、时时问寒问暖,还下令让于少爷少和妾室通房鬼混,多留在金姐儿屋里陪她。
并且于夫人为了宽金姐儿的心、让她能安安心心的养胎,还发话让她从自个儿屋里抬个丫头当妾室,这样一来于少爷留在正房过夜时,也能有个人代替金姐儿服侍他。
婆母发话后,金姐儿便把自个儿的娘请来相商。陈氏得知前因后果后,觉得金姐儿一定要抓住怀孕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的把于少爷的心抓回来!至少得想个法子让于少爷常常留在正屋,别老是去那几个妾室和通房屋里留宿,长了那几个狐媚子的气焰。
于是陈氏马上给金姐儿支招,让她一定要安排个自己人去服侍于少爷,并且一定要让这个自己人抓住于少爷的心———让自己人得宠,总比让外人得宠来得好不是?再说了,自己人还能和金姐儿站在同一阵线,对付于少爷的那些妾室和通房。
金姐儿仔细的琢磨过陈氏的话后,决定从娘家挑个有实力的帮手过去,最好还是自家的姐妹、嫁过去于家后能当身份尊贵的媵妾。
所谓“媵妾”,是指跟随正妻一同嫁到夫家的女方同族姐妹,因媵妾是正妻的同族姐妹,所以属于贵妾、地位一般都比寻常的妾要高出不少。在周代,许多媵妾都被尊称为侧室,正妻不幸身亡、她们还有被扶正的资格。
陈氏把金姐儿在于家的遭遇诉说完后,她的最终目的也很快就显露出来了,只见她拉着吴氏的手、情深意切的提议道:“大嫂,我瞧着我们四娘模样生得极好,若是你愿意让她嫁去于家为妾,于家少爷定会对她宠爱有加,让她过上锦衣玉食、呼奴唤婢的逍遥日子!”
陈氏这么一说,吴氏马上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原来这陈氏早早的就看中模样生得水灵的张巧儿,打着把张巧儿送去于家为妾、让她帮金姐儿抓住于少爷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