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和白欢喜闻言忍不住对视一眼,眼里都是震惊。
平时进城都是一文钱,贵的时候也才两文钱。
一两银子的入城费是什么概念!那可是普通老百姓省吃俭用两三个月的花销!
“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还留在这里,不往别处逃呢?”
那老头儿无奈摇了摇头,“没有粮食了,走不了了。”
“留在这里,永安的县太爷和一些富户,每天还打开城门来施粥,多少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
白欢喜听后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打听了情况后,白欢喜便和李康走远了一些,远离了人群,李康方才提出疑问。
“一边收着高额入城费,不让难民进城,一边又给难民施粥把他们留在城门外,这永安的县令做事怎么如此矛盾?”
说他有作为吧,他好像又在借机敛财。
说他不作为吧,他又给这些难民施粥,让他们不至于饿死。
白欢喜也摸不清这永安府县令在想什么,但是她总觉得这里面有猫腻。
“到底想做什么,我们进县令府一探究竟就知道了。”
李康点头,“今天天色已晚,明日我们再进城吧。”
“好。”
又是一天时间耽搁,至此已经过去了六天时间。
白欢喜打算明天一早进城后,先把马车买好再去打探情况,以免中途出现意外。
……
第二天一早天光大亮时,永安府城城门大开,有守门的士兵手执长枪站在门口。
没多久就有人打开了粥棚开始施粥,等在原地的难民们很是激动开心,但是却有序排队,并不生乱。
再看四周,都是巡逻的带刀士兵,负责维持着难民领粥的秩序。
他们手里的大刀寒光锃锃,瞧着就有威慑力,难怪这些难民如此听话。
领了粥后的难民们迫不及待当场就喝光了。
喝完了粥,本来还颓废丧气的难民们似乎因为吃到了东西,变得精神奕奕了起来。
有那激动的,甚至在原地拉着自己家人又蹦又跳,好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