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很大,煮出来的粥浓稠香甜,每个人一大碗足够吃饱了。
赵桂兰看了眼粥的分量很是纳闷。
糙米是她给老大家的拿去洗的,给了多少她最清楚。
就她给的那点糙米,也就够每个人稍稍填点肚子,她原本打算再每个人分个馍的。
可现在这明显不是她给的那点糙米,能够煮出来的分量啊?
“老头子,你是看着我给老大家拿的糙米吧?”
李建安吸吸溜溜吃着粥,一脸享受。
他点点头,抽出空回道,“是啊,看着的。”
赵桂兰更是不解了,“你没发现这糙米粥分量太足了吗?我记得我没给多少糙米啊?”
李建安停下吃饭的动作,看着碗里的腊肉粥,眼底闪过一丝疑惑。
“是哦,这分量是挺多……”
他话语停顿了下,又略带迟疑开口。
“会不会是老四媳妇自己又添了?”
白欢喜那里也有些粮食他是知道的。
赵桂兰细细思索,也只有这个可能了。
“应该是欢喜怕咱们吃不饱,又另外加了,算了,煮都煮了,那就多吃点吧。”
说着,她也赶紧吃了起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长途走路太累太饿的原因,一碗腊肉糙米粥,她吃着竟觉得比以前吃过的都要好吃!
“哥哥,咸咸的,还有点点甜味,好好吃。”
二丫脆生生开口,说完还伸出小舌头舔了一下嘴角。
三牛点点头,表示赞同。
二牛本就是个贪吃鬼,早就一心扑在了碗里,哪里顾得上说话?
只有大牛露出疑惑的神色,难道四婶婶还在粥里放糖了吗?
不过,是真的挺好吃的!
刘招娣自从下午过后就没再说过话,此刻也是一心喂着四牛吃饭,安静如鸡。
等到众人都吃好了饭,李健章开始让各家自己挑选壮劳力,负责安排守夜。
荒郊野岭的,没人守夜他们也都睡不安稳,倒是没人反对。
李家这边,赵桂兰一点没厚此薄彼,挑了李平和李康守前半夜,李安和李健守后半夜。
主要是担心一个人守夜无聊犯困,两个人一起还能有个伴。
定好人选,大家也都准备睡觉了。
这种环境也没啥好挑剔,条件好些的把被子铺在地上睡,差些的垫个油布,再差一些便直接躺在地上和衣睡觉。
白欢喜则从牛车里拿出了黑色的露营帐篷,撑开后,里面睡觉的空间跟正常的床位大小差不多。
里面铺上被子,拉上拉链,睡觉舒服保暖不说,从外面还看不着里面。
村里人哪里见过这玩意儿?三三两两围了过来看稀奇。
“欢喜,你这是什么东西?咋跟个小房子似的?”吴玉满脸惊奇,忍不住伸手摸了摸。
布料很光滑,且厚实,是她不认识的。
“是啊,这样一弄,睡觉真是舒坦,哪怕在山里都冻不着了。”
另外一个妇人也接话道。
白欢喜落落大方地回答,“伯娘,婶子,这个叫做帐篷,市面上没有卖的,就这几个还是我的陪嫁呢。”
妇人们一听更是羡慕了。
市面上都没有卖的东西,那一定是很金贵的!
而且还是白欢喜的陪嫁,看来是当官的人才能用的好东西啊。
吴玉的手更是赶紧缩了回去,再不敢摸了。
这么金贵的东西,她如果摸坏了就不好了。
本来白欢喜只拿了四个帐篷,后来一计算发现,似乎怎么睡怎么安排都有些麻烦。
想着他们都是不知道她准备了多少帐篷的,便又加了一个。
如此,睡觉的时候也好安排了。
赵桂兰和李建安带着九岁的大牛。
李平和王月梅带着七岁的二牛和大丫。
李安和徐娇娇带着六岁的三牛和三岁的二丫。
李健和刘招娣带着刚满一岁的四牛。
白欢喜和李康两人则单独睡一个。
白欢喜把每个帐篷里都垫了被子,只有赵桂兰和她的帐篷她垫了棉被,其余的帐篷里面垫的都是从家里带的葛麻被。
即便是葛麻被,也比直接睡地上舒服。
大家走了一天,这会儿早就困得不行了,收拾好后就进了自己的帐篷里。
前半夜李康要守夜,白欢喜一个人独占帐篷。
别说,十斤的大棉被铺在地上,睡着是真舒服!
李康就坐在帐篷前,捧着本书就着面前的火堆翻阅。
李平也坐在分给他们那房的帐篷前,一副守卫的姿态时刻警觉着。
山里温差大,晚上还是有点冷的。
也幸好有个炖老母鸡的火堆可以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