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两村一起逃荒

刘招娣见了,赶紧抱起四牛,接过了王月梅手里的水。

刚放在四牛嘴边,四牛就咕咚咕咚喝了起来。

刘招娣有心让四牛多喝一点,所以半天没拿开碗。

王月梅看在眼里欲言又止,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有阻止她。

四牛太小了,被太阳晒了这么久,若是不再多喝点水,怕是撑不下去。

等刘招娣把碗递给王月梅时,碗里已经空空如也。

“大嫂,四牛一不小心喝光了,要不你再问娘要一碗吧。”

王月梅接过碗,只得点了点头。

赵桂兰招呼着一家人都坐在牛车旁边,她从身后的背篓里掏出提前做好的黑面馍馍,给每个人都分了两个。

孩子则是一人一个。

黑面馍馍分量很大,足够大人小孩吃饱了。

现在水可以省,吃的却不能省,吃不饱,可就没有力气赶路。

王月梅小心翼翼拿着碗走到赵桂兰身边,声音轻若蚊蝇。

“娘,你再给我一碗水吧。”

她害怕赵桂兰生气不给水了,其他几个孩子可都还没喝呢。

“不是说了省着点喝吗?”

赵桂兰嘴上不情愿地念叨,行动却很诚实。

当即从背篓里拿出那一竹筒水,极其珍视得给王月梅又倒了一碗。

这回每个人水分都得到了补充,再吃起黑面馍馍也不觉得干涩难以下咽了。

白欢喜也没嫌弃,就着她和李康的那碗水,一口水一口馍吃了起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异能升级了的原因,她现在饭量比之前大了很多,两个黑面馍馍下肚,还觉得有些饥饿感。

不过她也没再当着众人面多吃。

等晚上大家都睡了,她再开小灶吧。

刘招娣见白欢喜喝水一点都不需要节制,不由又在心里暗骂赵桂兰偏心。

向阳县的这几座山脉听说和南边的壶关府城以及东边的永宁府城相连。

他们要去南方,自然得往壶关府城走。

山上因为干旱的原因,看得见的高大树木都是枯黄垂败,低矮的灌木丛也基本死绝了。

因为鲜少有人踏足,还能看到些野菜的影子。

在别人还在吃东西的时候,周佳慧就已经带着女儿在找野菜了。

她们两个没有粮食,自然要多找些野菜充饥。

周佳慧的女儿这会儿已经恢复了些活力,小小的身子也不嫌累,看到野菜就兴奋地拔出来,放在周佳慧的外衣里包起来。

李健章看在眼里,他无声叹气,觉得实在有些可怜,而他作为里正也做不到袖手旁观。

“春燕,你把这饼子给慧娘母女拿上四个吧。”

李健章的老妻姓石,和他一样也是老实善良的本分人。

虽然舍不得粮食,可还是心软占了上风。

“好。”

她挑了四个分量大的黑面野菜饼子,想了想,又倒了一碗水端着,一起拿了过去。

周佳慧对着里正妻子又是一番磕头道谢,这才接了饼子和水。

和女儿一起分了一点饼子,剩下的被她小心藏在女儿的衣服里。

“菲菲,你记住,李家那位秀才娘子和里正一家子都是帮助我们的恩人。”

“你一定要感念他们的恩情,以后咱们把日子过好了,这些恩情都要努力还回去,知道吗?”

李菲菲小口吃着饼子,很是懂事地点头。

“娘,我知道的,可如果我要是没有能力还怎么办?”

周佳慧愣住了,显然她也没想到这个。

也是啊,她们母女现在的处境,哪里有能力还呢?

想了想,她低声道。

“你还小,别操心那么多,娘会想办法还的。”哪怕是当牛做马。

但是这话她没说,只是温柔地摸了摸女儿干枯毛躁的头发。

石春燕拿了盛水的碗回来,才顾得上自己吃饭。

一边吃,一边和李健章聊了起来。

“这慧娘还是冲动了,这个时候和离,她又没粮食又没水,带着孩子可怎么活?”

李健章却摇头道。

“慧娘这次和离也算是挑中了好时候,恰好有李家侄媳帮她撑腰。"

“若是走在路上,或者到了南方,没有了侄媳妇的县令爹压着,她再想和离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石春燕听后思考了一番,这才回了句,“也是。”

“可到底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她能立起来我们也算没白帮她,若立不起来,到时候我也爱莫能助。”

他虽然是里正,可也得顾着自己一家人吃饱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