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赵桂兰反而气笑了。
"刘招娣,你是不是忘记了,当时你爹娘张口彩礼要了五两!"
“我不同意,是老三死乞白赖非要你,你也一口一个和我保证,进了门从此就和娘家再也不来往!"
"你那爹娘也说,五两银子算我把你买了,从此过年过节都不需要老三和你的孝敬!"
“老娘我才掏空了棺材本,把你娶回来!"
“结果呢?你除了会一个劲贴补你那弟弟,你还会干嘛?!"
"婚前说的承诺都成了狗屁!老娘我这两年看在四牛的份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不代表老娘我不知道你干的那些事!"
"自己家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你看不到?你一直盯着那鸡蛋和红糖是为了什么别以为我不清楚!"
“还打着给孩子补身体的幌子!刘招娣你可真不要脸!"
“要不是我前段时间听说了你娘家弟弟相看姑娘的事,老娘还真不知道你打算些什么呢!"
李健听了迷惑的看了看刘招娣,又看向气的脸色通红的老娘赵桂兰。
“娘,什么相看?什么姑娘?”
赵桂兰没好气瞪了眼李健。
平时挺聪明的,对自己媳妇却一点心眼都没有。
“你弟弟相看了一个姑娘,对方要了五十个鸡蛋,一斤红糖,三斤白面,如果不够数,便不结亲!”
“这狮子大开口的条件可谓火了几条村,上了年纪的妇人哪个不知道?"
“而且自那之后你时不时就跟在老娘屁股后面,总偷偷盯着柜子里的鸡蛋红糖,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啥?”
众人听后这才反应过来,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刘招娣。
难道原先刘招娣就打算找时机偷鸡蛋和红糖?
再补贴给自己弟弟刘二狗!
所以现在娘把鸡蛋红糖都给弟妹做了回门礼,她才如此气急败坏?
“媳妇,娘说的是真的吗?”
李健的问话让刘招娣心虚的低了低头,一点不见刚刚嚣张的气焰,她低声嘟囔了一句。
“那不是没拿吗?都给弟妹了,我就算想要也没了。”
李健闻言心底有些生气。
想要和他说就是,干什么要盯着爹娘的东西?
而且那娘家弟弟就是个无底洞!不然当时娘也不会让自己媳妇承诺和娘家不来往了。
赵桂兰不想和她再吵,心累地挥了挥手,让李健赶紧带着刘招娣回房。
“赶紧滚回去睡觉!别在这里气我!你若再闹,老娘我不介意明天就回你娘家一趟,和你爹娘好好算一笔账!”
这两年,刘招娣隔三差五不知道贴补了多少粮食回娘家。
老三做工的银钱每次她都给夫妻俩留了十几文,想着让他们能用来应应急。
可两年来老三手里却没有一点钱,四牛生病了都没钱请大夫!这钱去了哪里也是可想而知。
若真算账,怕是得让刘家大出血。
听到婆婆要和娘家算账,刘招娣再不敢闹了,不情不愿的被李健扯着离开。
李健和刘招娣走了,赵桂兰这才打发了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也赶紧去睡觉。
堂屋这才安静了下来。
“娘,别生气了,你快来看看欢喜都买了什么好东西回来。”
李康的话吸引了赵桂兰和李建安的注意力。
“买啥了?”赵桂兰起身。
李康放下背篓,揭开盖住背篓的黑布。
赵桂兰走过来,在背篓前站住了身,看见背篓里的东西,一瞬间惊的眼珠子都瞪大了。
“天哪!”
“咋买这么多鸡蛋!”
“这是精米和白面啊!还有红糖!”
“还买了这么多肉!”
随着李康一件一件往外拿,赵桂兰张着嘴说不出话了。
李建安抽着旱烟,听见还买了有肉,也按捺不住好奇心,起身背着手走过来看。
“咋滴,你们日子不过啦?”
赵桂兰声音很小,生怕自己一惊一乍的让家里其他人听了去。
尤其是老三家的,如果知道欢喜买了这么多鸡蛋和肉,怕是又要打坏主意了。
“娘,你和爹操劳家里半辈子都没享啥福,所以我想着买些细粮给你们补补身体。”
好话谁都爱听,尤其是关心自己身体的话!
李建安不说话,只是看着白欢喜的目光无比的和蔼。
赵桂兰笑的满脸皱纹,此刻看白欢喜比看自己闺女还亲。
“你这傻丫头,爹娘都这把年纪了,还补个啥?娘知道你有些陪嫁,可如今咱们一大家子人呢,你可得省着点花。”
“等以后日子好过了,分了家,你们关起门来过日子,想怎么花都成。”
赵桂兰虽然很高兴,可是看着那堆在地上的细粮还是忍不住心疼。
这得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