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等我把话说完。”郑义打断了他门,同时给了李铭一个白眼,继续说道,“我虽不懂怎么造验钞机,但听你们讨论了这么久,大致的门道我还是懂的。”
他拿起一台验钞机,指着上面的部件,条理清晰地讲述起来,“就目前的技术而言,验钞机升级主要是两个方向。”
“第一个是提升传感器的精度,比如采用激光传感器或高分辨率摄像头这类高精度设备,来捕捉凹印章的细微差别。通过优化传感器的参数和设置,可以增强对凹印章识别的精准度和准确性。”
“第二个是运用多光谱分析技术,用不同波长的光线照射凹印章,分析其反射和阴影特征,以此进一步提升识别的可靠性。”
“诸位专家,我说得对吗?”
此言一出,全场震惊,专家们纷纷向郑义投来钦佩的目光。
一个民警,仅凭旁听众人讨论的只言片语,就能总结出如此精准到位的内容,这样的聪慧头脑,绝非寻常人可比。
赵印更是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许,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然而,李铭却依旧不服气,仗着自己是业内的佼佼者,直接呛声道:“郑警官,你说了这么多,又有什么用?还不是没解决关键问题!”
郑义瞥了他一眼,不紧不慢地说道:“虽然这两个方向并没有错,但你们都忽视了一点,图像处理技术!”
赵印连忙解释道:“郑警官,你有所不知,来这儿的路上,李铭就跟我提过这个法子,我们也探讨过,觉得行不通。”
李铭愈发得意,看向郑义,“郑警官,外行能想到这点,我确实佩服。不过,这里面有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难点。”
他稍作停顿,拿起验钞机比划着,“验钞机要能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精准捕捉凹印章的反射和阴影特征。问题就在于,光照条件对这个功能的影响太大了!我们根本无法预判使用场景,更没法让验钞机适应所有可能的光照情况!”
专家们听完,点头表示认同。
就连高晨也被这番话说服,无奈地靠向椅背,长叹一声,“看来,这法子确实不行。”
他拍了拍郑义的肩膀,“别灰心,能想到这儿,你已经很了不起了。”
然而,郑义却对李铭淡然一笑:“李工,你说的都对,不过你忽略了一个关键。现今,有一种技术恰好能解决你说的问题!”
李铭满脸不屑地反驳道:“不可能!这世上绝没有这样的技术!”
赵印也在一旁帮腔:“郑警官,李铭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专研新技术,他若说没有,那大概率是真的没有。”
郑义摆了摆手,气定神闲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现在就说出这个技术,看看你们有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