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阿婆
阿公、阿婆是塘州地区对长辈的尊称。在原先玉笛巷的居民大院男女老少对高德强的奶奶王曼菲也称阿婆。这似乎是一种约定成俗尊重的叫法,久而久之阿婆称谓名声在外,而阿婆的真名王曼菲倒少有人知了。
阿婆高个,喜抽烟穿长旗袍,脚下永久不变是一双千年黑的绒面包头鞋。头发梳在脑后挽成髻用黑纱网兜牢贯以簪钗加以固定。给人固执,威严,老派,莫测高深的印象。听老人说从年轻时代阿婆就是这份打扮。
阿婆是塘州本地人,讲一口纯正的塘州方言。文革时代到国外读书,后来嫁给南洋的富商为妻。改革开放初期阿婆只身回到塘州,几年后又将孙子高得强接来作伴。到底阿婆为什么只身回塘州有两种版本的说法。一说阿公取了小妾,小妾与阿婆不和,每每因为一点小事吵得昏天黑地。阿婆知道小妾挖空心思要上位许多时候故意无事生非。可是没办法,阿公喜欢年轻漂亮的小妾。所以阿婆一气之下回了大陆。另一种说法是:阿婆对阿祖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文革结束,华夏大地如春风劲吹重获获勃勃生机这是高家商族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她建议阿祖分出资金回塘州大展宏图。阿祖然其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是最后在资金上有所保留,就这样阿婆打道回府来塘州初试改革开放政策之深浅。
至于那种说法更确切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阿婆回国后一系列悄无声息,按部就班的做法已经证明阿婆过人的胆识与不同凡响的眼界。
捐资建学校,建幼稚园这样的善举很快让高家特别是阿婆在归侨中树立威信,有了社会名望进入社团组织归侨联谊会任职就成为众望所归的事。接下来阿婆以春雨润物的方式不动声色陆续购置了多处民房,低价出租做起了出租婆。上官文燕父母就是在结婚时因为无房找了阿婆租了巷的房就此与阿婆为邻。
当然,假如你以为阿婆买房就是想以租赚钱当出租婆那就大错特错了。阿婆租房的费用可以说低到不足以用来维修房屋,这种做法直观的效应就是大家感到阿婆善良,博爱,不图钱,旨在助人有一颗菩萨心。而真正的远见卓识直到城市扩大开发建设,购置土地建房费用直线上涨才有人恍然大悟。
阿婆有个贴身用人叫阿红。按阿红说法其实自己就是丫鬟只是阿婆说。
“国内不兴喊丫鬟,官称叫保姆。”
阿红在家人送来的时候只有几岁,比高强大点,只能冠个小字,叫小保姆。事实上院里乡亲的都喊她小红,这样既尊重了阿婆也不使阿红有低人一等的压迫感,时间一长也没人再喊小保姆。
阿红上学,这是阿婆的意见。她说。“早晚是要嫁人的,学点文化嫁个好人家。”
不过阿红正式只念到高中就不在上学了,因为阿婆的房产越来越多只收租一项就忙的阿红脚丫子朝天。更别说后来阿婆的资产涉及股票,债券,合股经营。虽然阿婆后来又雇了新人帮忙但阿红却再也没有时间读书了。
上官文燕和王玮是在去旅馆的路上被阿红发现的,阿红比上官文燕大几岁几乎和文燕一起长大,从小她就喜欢这个懂事伶俐嘴甜乖巧的小妹妹,所以当晚心中纠结,看到的一切她谁也没告诉。直到第二天早上阿婆看见高强情绪不佳问起缘故,阿红才旁敲侧击蜻蜓点水暗示了一下。
“是不是因为江城来的那个大学生啊?”
阿婆曾说“两类女人能嫁入高家,一是能辅助丈夫打天下的商业奇才。二是美的足以光宗耀祖,青史留名的女子。”
毫无疑问上官文燕属于后一类,美的空前绝后没了天理的。按坊间笑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些自古形容美人的词都是给文燕预备的。”
若说阿婆对上官文燕那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底,诸事宠爱有加。正应了那句俗话。钱能买到的都不是问题。千禧年后手机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阿婆就催促高强给上官文燕买个最时兴的掌中宝(手机),红颜色女孩拿着秀气,谁曾想上官文燕不无夸张地对高德强说。
“这是为强盗劫财劫色一网打尽提供方便我才不要呢。”
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女子,不施粉黛不佩钻戒,美自天成,钟灵毓秀。什么项链首饰,衣物名包一概婉拒。能入仙子眼界的惟有喜欢的舞蹈,所以投其所好建立的文燕舞蹈培训学校是男友最得意的作品。
社会阅历丰富的阿婆清楚文燕这样冰清玉洁,追思小情调的女生是许多男人爱慕不已,虎视眈眈的猎物。男未婚,女未嫁防范于未然便是头等大事。这次文燕与王玮的事毫无疑问触砰到阿婆的警戒线,阿婆很策略地要求高强与文燕作为侨胞回乡筹备组核心层人员入驻工作宾馆,为防止小报媒体不当报道和其它好事者意外状况出现专门制定了侨胞回乡文化筹备组规章制度,限制外出。
阿婆的做法得到上官文燕母亲的振臂响应。把文燕软禁在家封锁一切对外联络渠道,几天下来已使母女的关系骤然升温。对于文燕未来婚姻的选择母亲的目标是坚定不移的。所以阿婆的办法不但得到文燕母亲的支持,甚至为决后患扎紧牢笼文燕母亲直接将王玮送给文燕的工笔画翻出来交给张涛退还给王玮。姜还是老的辣。两个老人有条不紊的策略完全隔断了文燕与王玮的联系,轻而易举化解了她们眼中的危机。
虽不情愿闹过数次脾气,但在举市瞩目的大事面前怎奈四面楚歌也只能屈从。佯装过一份收心的乖巧,希望有机会偷跑出来向王玮歉意不辞而别的礼数不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久阿婆通过侨联发布通知:为体现政府与家乡父老对海外侨胞千人文化学习团的热情欢迎与重视特派文化使者从国外开始全程陪同,至此,上官文燕所有的小心思与努力都付之东流,惟有望月兴叹乘国际航班飞往A国。
现实与浪漫终没有两全其美的注解。誰人又管你朝飞暮卷萌情已动的心事。也许,采一朵时光的锦绣,将爱恋的泪水悄悄洒向衣襟是她们可选的惟一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