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拉高众人对饭食的期望

“城里的情况,咱不了解,也不敢乱说。只说那码头,那可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的地方!我们桃源村每年都有人趁着农闲,去码头摆摊,想着多挣一份嚼用。可你们猜怎么着?甭管他们带去的货物多好,或者手艺多高超……才刚露头就会被眼红的人给就地按死!总归是挣钱的少、赔钱的多!”

牛二当初能忽悠、蒙骗沈遇同他合作。

虽然主要是因为那时的沈遇对万事都不上心,但另一方面却也归功于牛二那一张能言善辩的巧嘴。

在他的一番论述和举例里,从码头那地界爬出升天的宋玉枝必不可能什么善茬!

有人附和道:“还真是,我同村也有在码头摆摊的,都说那地方不是好待的。教头日前才说,他夏日里才成婚。教头夫人一个弱质女流,自个儿就能在那样的地方出头,想必确实有些不为外人知道的经商手段!”

一旁立刻有人啐他,“有手段又不是什么不好的事儿!只能说明咱教头夫人有本事!”

“就是!我只知道咱们教头夫人的食肆,可是当选官家食肆的。总归不会做什么糊饭、‘浆糊’给咱吃!”

这话又中了牛二的下怀,他继续道:“兄弟,你这话可不对!给咱们做饭的伙夫那可是咱自家兄弟,不收任何银钱的。即便做的不好,那也只是兄弟心有余而力不足,可不是他故意的!这宋记嘛……”

说着话,牛二压低了声音,“这宋记可是收了咱们知州大人不少银钱的!”

在营帐里干躺的的这几日,牛二可不是啥都没干。

他有眼睛有嘴巴的,没少和军医套话。

那军医只能算半个官家人,是霍知州在建立民兵队之初,从城里聘请的老大夫。

老大夫一辈子都在钻研医术,治病救人,心思颇为单纯,日日同牛二这唯一的伤患对着,还真被牛二套出了一些消息。

就在昨日,老大夫跟文书提出晚间想跟衙门的人一道撤回城里,抓些药调理肠胃。

毕竟现下民兵营眼瞅着还不是很需要大夫,他老人家又岁数不小,实在是遭不住了!

文书安慰了他一番,说自家知州大人已经在宋记定了饭食,劝他再熬一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