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笑着道:“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若不是家里境况不允许,我还希望他跟您家孩子一样,天真烂漫不知愁呢。”
那老者立刻说是。
他们这些大人在外奔忙不休,为的不就是给子孙后代创造个好的环境吗?
想到还在家里睡着大觉的小孙子,再瞧一眼餐盘里,做成小兔子造型的奶黄包。
那老者立刻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等他尝过之后,只要滋味不算太差,那他说啥也得给自家孙子,买上一份捎回去!
二人在楼梯口说几句话的工夫,宋知远已经又结清了好几个客人的账。
一楼确实炎热,宋玉枝便也不再耽搁,请众人上二楼用餐。
一众客人沿着二楼上了去,立刻就觉得舒坦多了。
要知道宋记前身可是古董文玩铺子,招待的客人非富即贵。
能让那些颇有身家的贵客,都挑不出错处的二楼,整体装潢不说雕梁画栋,怎么也称的上雅致宜人。
二楼也摆了个跟宋知远那儿一样的小柜台,立着五个身穿同色工作服的半大小子。
另外还有八张四方八仙桌,和八张略小一些的双人桌。
都是宋玉枝前些天仔细去淘换来的,虽然不是崭新的,木料却都很不错。
经过一番仔细的收拾,这些二手桌椅,呈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好看。
所谓心静自然凉,到了这样古朴雅致的环境里,客人们便也不觉的炎热了,一一落座。
五个小子们立刻动了起来,提着水壶给每个客人都倒上一碗水。
倒完之后,宋玉枝就给了他们一个示意的眼神——
她早就跟几个小伙计说好了,往后二楼就只留两人,其他人都在一楼柜台那边上工。
反正上楼的客人都是结完账的,没多少事情,至多就是要点水,或者更换一些碗筷勺子那些。亦或是想加点餐食,留两个跑堂就很够了。
一楼大柜台那边,光有叶儿和葵儿两个却是远远不够的。
今天是宋玉枝特地安排,故意把送粥的时间拖上一拖,好让她有时间,给客人们介绍和推销宋记的特色。
当然了,二楼的环境比一楼舒适,活计还远比一楼轻省。
小伙计们领着一样的工钱,做着的差事却不同,那就不太公平了。
所以宋知远给他们排了班。
让他们轮流在二楼当差。
今日上午轮班的,就是张栓子和铁牛。
两人安安静静地立在柜台后面,并不故作热情,打扰客人们用饭的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