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是在这个时候敢叨叨几句,那结果可不会好,所以就算心里有疑惑,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扫兴。
“睿王在捷报上写的不是很详细,你可知边疆到底发生了什么?”皇上询问跪在地上的报信人。
睿王早有准备,所以报信人自然清楚,立刻禀告道:“回皇上,是大耀二皇子投毒想害死古银城百姓……”其中的弯弯绕绕,被报信人说的详细,其中的胆战心惊,让人忍不住倒吸一口气。
“虞夫人因为司马高远下毒之事大怒,加上虞大人担心大庆准备不足,后续会打败仗,就想联手大耀太子或者其余的皇子摁下司马高远,虞夫人觉得这样的法子太慢了,远水救不了近火,就想出了火烧粮草的办法,虞大人带着肖将军一起,从大连山进入大耀……”
“大耀军营大火,睿王带军突袭,大耀二皇子害怕逃了,我们大军趁机追击,一口气拿下了三座城池……”
报信人说的比睿王写的精彩多了,君臣们听的代入情绪,不由跟着紧张。
“好,太好了!”皇上听完之后,惊喜道:“虞淮安,薛如玉立下如此大功,等班师回朝之后,朕一定重重有赏。”
“皇上,”老太傅出面道:“如此大功,朝廷总要有所表示才是,不能等他们回来再赏,也要让边疆的百姓看看,朝臣是如此重视他们。”
这个时候才是收服人心的好时候,得让百姓知道大庆的朝堂,大庆的皇上,而不是边疆的睿王。
虽然这样对不起睿王,但为了大局,只能这样。
皇上微愣,随即笑道:“赏赐也不是直接就能定的,诸位大臣可有什么想法?”
有想法的多了,但谁也不敢开口。
薛悯是为了避嫌,而有的人则不想薛家锦上添花。
要知道,薛家本来得重视,现在又加上一个立大功的薛如玉,那谁还能撼动薛家呢。
可这份功劳,真的太大了,谁要是敢阻拦的话,肯定落不得好,所以谁都没有开口。
不光一个薛如玉,还有一个虞淮安呢。
睿王在捷报上言明了,次子胆大赤城,一心为了大庆,那功劳也不容小觑。
这夫妇两个一跃,就能成为京城新贵,加上一个薛家,加上薛如玉之前打下的人脉,这京城谁还敢得罪他们。
想到他们是靠着自己得来的功劳,很多人都不平衡。
他们家的纨绔都在坑爹坑家族的路上拽不回来,虞淮安夫妇却凭着自己的本事,杀出一条血路来,这换成谁能甘心。
京城那些纨绔不知道,因为虞淮安夫妇的大功劳,他们不但被嫌弃,还在闯祸之后,破天荒的挨揍了,揍的是棍子都断了。
薛悯才不管皇上给什么奖励,反正他知道,这功劳,赖不掉也抢不走,所以他没有参与。
等退朝之后,他急急忙忙的往家回,就想让家里人知道这两个胆大包天得孩子,在边疆立下的大功劳……
街上关于捷报,关于边疆大胜的消息,早就传进了薛家,薛家人也高兴,都笑着觉得虞淮安夫妇就要回来了。
他们都没有觉得这功劳跟两个年轻人有什么关系,这两人充其量聪明一些,会帮衬着让边疆发生一些变化,能让百姓的日子好过一些。
可等薛悯回来,说了两人在边疆做的事情之后,薛家人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