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这样?”檀音瞠目结舌。
受灾近万人,平摊下来那便是有几十个村子受灾,数额惊人。
她想过这场雪可能会对百姓造成一些影响,但没想到受灾人数这么多?
谢循亦没想到,因而这些天朝中上下几乎都在为此烦恼。
各有各的说法,当然一致的认同自然是拨款救灾。
只是这拨多少款,派谁去就成了难题,毕竟有前车之鉴在。
面对檀音的困惑,他简单解释:“这场雪比往年来的要早,持续更久,前些日子长时间下雨,寻常百姓家的屋顶大多铺的是茅草,雨水浸润后重量增加,房梁有所霉变,遇上厚重的积雪自然是不堪重负。”
他没有细说的是昨晚一夜之间便塌了近半,大部分伤亡人数都是昨晚灾难来得突然,沉睡中的人未来的及时撤离而导致的。
又是雨又是雪的,天气又冷,百姓们根本来不及给屋顶换上新的茅草,只能等待着这场雪过后,便尽快将屋顶重整一番。
谁知今年的第一场雪持续了如此久,这雪见天儿地下,下得还都是大雪,几乎没有停过。
直至昨日才有雪停的兆头,京城附近的大部分村民都歇了一口气,又同时存着侥幸心理,觉得下雪时房屋未塌,这一时半刻也不会塌,于是就偷懒了。
谁能想到,当晚所有人沉睡时房屋就塌了呢?
檀音蹙眉问:“灾难突发,朝廷应当会及时派人前往赈灾吧?包括下发赈灾银之类。”
她回想在普华山时,山下的村民一到下雪天也有人家的房屋倒塌,山上的僧人和衙门的捕快都会前往救济。
也有人筹集善款,檀音就捐了一两,当时她身上统共不到十两银子。
虽然事后心疼了好几日,但后来收到那些村民送来的鸡蛋和腌白菜以示感谢,檀音还是很开心的。
“是有。”谢循颔首,随即眸中划过冷沉的光,“是不过前些日子受命前往的官员和当地发生了冲突,双方进行了械斗,情况有些糟糕。”
檀音目瞪口呆。
灾民和朝廷官员发生械斗?
这是双方之间发生了什么,才会到这种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