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已带到,之后如何就全看青姨娘了,没有人知道檀音对她说了什么。
过了几天,听说青姨娘病好了,檀音便没有再留意她,转头忙其他事去了。
打理库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相反极为繁琐,尤其是檀音才接手不久,可以说是‘新官上任’。
看似只需要和以往一样维持不变,只是换了人打理,实则其中的弯弯绕绕多了去了。
其中很重要的便是人员关系,檀音这个主子是否能服众?
这些天檀音一直在整理以前库房册子,将库房现有的东西和册子进行对照,看是否对的上,银连两个丫鬟辅助她。
即便如此,檀音依旧花了几天才看完。
比对完最后一页,檀音拿起做好标记的几处仔细检查了一遍,随后娥眉轻蹙,招来两个丫鬟。
“你们瞧瞧,这些是不是对不上?”
她没有避让两个贴身丫鬟,甚至有意培养,只希望以后能为自己分忧。
檀音还计划,等寻了空得再培养自己信得过的丫鬟,慢慢接替二人平日里的琐事,最好是将来侯府越来越多她的人。
侯府这么大,有自己的耳目平日过得才舒心。
银连和银环接过认真看了起来的,随即一致点头:“的确对不上。”
银环补充道:“而且奴婢这儿也发现了几处对不上的地方。”
一处两处便也罢了,这么多处怎么也说不过去。
檀音心思百转,吩咐道:“去请管家过来。”
管家不能说是管的到整个侯府,但前院的事几乎由他管。
库房属于整个侯府,而不是谁的私有物,一些事情除了宋姝华,就属管家最清楚了。
人来的很快,除了管家之外,前来的还有另一个中年男子,是负责库房负责登记造册的徐管事。
“侧夫人,您找老奴?”管家姿态毕恭毕敬。
檀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关于库房的一些事需要和管家商讨下。”
视线扫过他身旁的中年男子,她淡淡道:“徐管事也来的正好,免得我还要让人去找你。”
管家躬身,谦逊道:“商讨不敢,侧夫人请说。”
他身旁的徐管事没有说话,只觉有些莫名不安。
方才丫鬟去请管家时他正巧也在,听到是关于库房的事他不免留了个心眼,一同来了。
檀音没有理会他,而是将手边的册子递给了管家:“管家瞧瞧这个。”
册子上的标记一目了然,管家目露迟疑:“这........”
“这都是有库房有缺漏的物件?”
檀音颔首:“经过我们主仆几人的确认,确是如此。”
说完她扭头看向徐管事:“若我记得没错,此前一直负责这块的是徐管事?”
“是、是这样。”
徐管事听到库房缺漏便暗道不好,觉得此事怕是要连累自己了。
面对两人,他谨慎解释:“但库房的东西众多,尤其是这些年隔三岔五便会添东西,小的只管登记,至于之后的清点和维护,小的是一概不知啊!”
檀音斜眼:“我还没责问你什么,你这么怕做什么?”
闻言对方一噎,呐呐道:“小的也是怕您误会。”
“那我且问你,半年前英国公附府上差人送来贺礼中有一对红玛瑙耳坠哪去了?怎么你记录的册本上没有写?”
檀音翻着记录册问道,一旁的管事见状很自觉地没有插话。
都是人精,他已经看出来侧夫人并没有问责他的意思,找他来或许只是做个见证。
库房之前一直是由夫人掌管,同他无关,他最大的任务是保证前院的一切流转。
最重要的一点,他不是后院谁的人,他的主子只有家主。
红玛瑙耳坠说贵重也不算贵重,库房里随便挑出一件都要比它贵重。
徐管家紧张之后稍稍松了口气:“这......有些久了,小的一时也说不上来,可否容小的回去后比对一番?或许是写漏了。”
“既然半年前的太久了你记不清,那就半月前的吧。”
檀音对他说得说去查缺补漏充耳不闻,继续发问:
“半月前侯府购置了几匣子珍珠,其中有一匣子的白珠,里头原有一百一十一颗,除却缝衣制鞋用去六十颗,最后应还剩五十一颗,可为何如今只有四十八颗了?”
“还有三颗呢?哪里去了?”
檀音目光如炬:“徐管事别说又是记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