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状况?”刘崎问道。

丫鬟微微一笑,道:“只是昏迷而已,并无大碍。”

刘崎“哦”了一声,不再追问。

丫鬟笑了笑,道:“大人似乎对你不错。”

刘崎愣了一下。

对我不错?差点杀了我,还叫对我不错?

“何以见得?”刘崎问道。

“大人从没对一个人这么上心过,昨晚大人都急坏了,给你找了京城最好的大夫,甚至还大半夜的亲自带着你去大夫的医馆去。”丫鬟回答道。

刘崎心里冷笑,道:“因为我死了司马大人那边她不好交代。”

“我觉得不是,因为大人从不忌惮司马大人。”丫鬟道。

刘崎不再说话,默默地离开房间。

此时阳光明媚,吹来的风虽带着丝丝凉意,但晴朗的天气却让刘崎的身心得到了些许慰藉。

“外面怎么这么吵?”刘崎问道。

“是进京赶考的考生们。”丫鬟道。

刘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来到了杨府外,见到一群书生打扮的人陆续经过杨府门前。

只不过,但凡是路过杨府门前的,无论是什么人,都要下马,从没有任何一个人是骑着马或者坐在马车上经过杨府门前的。

这是因为杨家世代忠烈,杨家的先祖乃是太祖皇帝麾下大将,当年太祖皇帝险些失了天下,是他誓死抵抗,坚守城池。

当初太祖皇帝让他守城一百天,一百天后太祖皇帝便会带兵支援,但他硬生生守了一百二十一天,这一壮举惊呆了所有人,建国后,太祖皇帝封他为镇国公,并册封杨家为忠烈世家,官爵世袭。

所以,为了表达对镇国公的敬重,所有路过杨府门前的人都要下马步行。

而杨府也不负太祖皇帝所望,代代出英杰,哪怕这一代是一个女子,依旧披上了戎装,上阵杀敌。

刘崎望着那些赶考的考生,心情十分的复杂。

想当初,他也曾给他的父皇提过百余条建议,轻徭薄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大兴科举等。

只可惜,他的父皇整天醉心于琴棋书画,导致朝政荒废,奸臣当道。

刘崎看不惯,当着众臣子的面怒斥父皇的这种行为,并让他立刻修改政令,否则大康必亡。

父皇龙颜大怒,将其贬为庶人,这才有了大康亡国,刘崎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