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风俗。坞主公子与夏归雁听得开心,不觉忘了时间,待丫头婆子依作息时辰打了洗漱水来,才知已是月上中天,香儿吐吐舌头,忙忙谢罪告辞出来。
两个小丫头受命掌了灯,将香儿送回到小偏院。
“多谢两位姐姐,真是劳烦你们了!”行在路上,香儿微笑地扭了头看着跟在她身后的两个一模一样的翠衣丫头。”
“姑娘客气!你故事讲得真好,我们姐妹有日子没听到这么有趣的故事了。”左边那个丫头说。
“是啊,姑娘,你说的那些子事是真的吗?”右边那个接口。
“呵呵,这些子事小妹也未亲眼见,小妹也想知是真是假。如果姐姐们喜欢,我还有许多故事呢,有空时讲给姐姐们听。”香儿侧脸含了笑。
“那敢情好,我们姐妹在这里谢谢姑娘了!”两丫头喜形于色。
“谢什么呢?我还要你们多多帮称呢。对了,方才听雁大姑称你们是‘莫失、莫却’想来是姐姐们的名字,你们那个是莫失那个是莫却呢?”
右边的小丫头刚要开口,被左边的轻轻一拉,“姑娘猜猜!”
香儿放慢了步子,侧过身子,偏了头,口中喃喃自语:“莫失,莫失是谁?”一边说着一边瞧丫头神色,忽然用手一指左边小丫头:“你是莫失!”右边小丫头惊叫道:“你怎么知道?”
“那你一定是莫却了!”香儿手指了她。
“啊,香儿真是聪明!”右边莫却跳了起来。香儿抿了嘴有些得意地笑。
说话间不到了月洞门那,李芳姑提了气死风的灯笼等在那儿。看到香儿笑道:“我的小姑奶奶,怎么这会子才回来!”
“李大婶,是香儿姑娘讲的事好听,坞主公子没早早的放她回来。”还是莫却抢着说。
“姑姑,您不去歇着,就一直等在这儿,这让侄女怎么生受?”香儿说着接了灯过来。
“李大婶子好福气,有这样一个侄女儿,一来就让坞主公子喜欢……”莫失也笑着。
“别再夸她了,省得她得意了去,”李芳姑暗暗松了口气。
回头别了莫失莫却,李芳姑一头走一头笑道:“看来令……香儿还是高明,一来就引了坞主公子眼球去……你今日也应该乏了,方才要小红给你打了洗漱水,这会子温度也合适,你洗洗就早些歇了吧。小红与王婆子我也打发让睡了……”
说着已经领香儿进了屋。
香儿进了屋子,细细打量自己这间屋子:是个套间,外间靠窗放一张四角饭桌,四把椅子,都是八成新的,再东边是一个树根花架子,上面高低摆着两盆菊花,一盆□、一盆白菊,虽不是稀罕品种,但摇曳多恣,开的正艳。香气沁人心脾。北边靠墙放了一张小榻可供小酣,榻旁一小茶机上放着一只青瓷茶壶,几个同色的瓷杯。一只高大的山水瓷瓶放在后面,上边插了几幅字画。再加上西边摆着个小号的博古架,上头零星摆放着几本书,让这厨娘的房间显出雅气来,倒像个教书先生的屋子。东边墙与里间相通,中间垂了半面碧沙绣了翠竹的门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