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 汝家后辈何人?

话没说完,沈意旭扫他一眼,转身避开他手,道:“算了,我不管这些。”

沈落看出三哥眼里并无什么恨意,只是不知为何的讨厌。

“三哥,你放心,我会注意什么人值得结交,什么人该避开。”沈落试探着顺毛。

沈意旭面色无甚变化,嘴角向下抿,道:“就这些了,你让清冬与安生准备。”

“我再与你说些事宜,告诉你大致要备些什么书,等入了书院,先生们会有详备书单。”语气软了下来。

“好,多谢三哥。”沈落看他入厅堂的背影,没有错过方才三哥与他视线对上时一瞬间的别扭,于是微笑着摇头。

而一边的沈谬与陈英正正同乘轿辇,奔向宫中,二人素昧平生,一路上却相谈融洽,就连眼光颇高的陈大人心中也连连点头,道是所言非虚,当年的才子如今也没有泯然众人。

入了宫门,穿过红墙高瓦的长长宫道,这巍峨皇城一如从前,让沈谬忽然生出了恍若隔世之感。

被陈英正带到御书房门外,皇帝赵渊的随侍太监已在等候,通传毕便来请沈谬入内。

“沈先生,皇上宣。”敬善公公为他开了御书房的门,面上带着恭谨与微笑。

“有劳敬善公公。”沈谬点头,这位与他当年也是见过的。

身着金黄常服的赵渊在桌案前站立,不知在思索什么,九条金龙攀附游走,露出凶目威色,右手边漆黑的游鱼镇纸压着一篇旧文,静待片刻,便听御书房中响起一声通报:“微臣沈修卓,叩见皇上。”

沈谬俯首,余光见明黄衣袍渐渐走近,在他身前停下。

“沈卿请起。”赵渊伸手将他扶起,帝王的声音已经苍老,语中颇有世事多变的感慨。

沈谬的模样似乎没什么变化,还是当年状元郎的风采,赵渊一瞬似是回到了当年的金殿之上。

岁月轮转,当年的才子暮归,而今的君王老迈,君臣相顾一时无言。

“与你上一次到这御书房,已过去多久了?”赵渊面容老态已显,岁月未曾厚待这位人间帝王,眼角与面上的皱纹甚至比起同时的臣子更重几分,目中却犹带着精练凌厉的光芒。

“回皇上,尔来十年又八矣。”沈谬抬头,与君王视线相对。

“是啊,尔来十年又八,岁月不饶人,朕还记得沈状元当年的一篇文章是如何惊艳众人。”

赵渊抽出案上的纸张,只见墨色挥洒,笔走飘逸,满篇隽秀舒展的字体,还有几分少年人的意气。

沈谬眼中一动,垂首谢恩:“微臣有幸,得皇上赏识。”

赵渊看他面色不比从前,但一身通透清骨却更加傲然,心中叹息也欣然。

他当初便对沈谬出仕抱了极大的信心与期望,而今这份心思只会多不会少,于是舍掉了那些试探交锋,直接开门见山。

“沈卿归朝,乃是大宛之幸。”

“朕当初钦点你为状元,彼时卿是弱冠之年,朕值而立,如今朕年事渐高,已到了知天命的年岁。”

“不知朕能否有这个面子,说得动沈卿出仕,成全这良臣国士的佳话?”赵渊说完,目光坦诚含着期待。

沈谬沉默一瞬,赵渊直来直往,将一腔诚心与赏识剖开了讲,反而让他须得再三斟酌。

“微臣有罪,不得不辜负皇上的信任与美意。”沈谬话有戚戚。

“臣离京十八载,沧海桑田犹不过一晚,上京怕是早换了天地,此是其一;漂泊乡野,臣身残体弱,恐不堪大用,此是其二;为子不孝,侍亲不善,有违孝义,臣愧对天家恩德,此为其三;有感于大丈夫之志,臣行于世间,看遍人情,如今早已换了志向,此是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