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寻声是除了爷爷第二个说他能当作家的人,李回舟一度以为再也遇不到这样的人。学校只看重分数,作文比赛也有太多条条框框,那是属于优等生的加分项。
李回舟月考成绩进步不少,虽然陆寻声反复解释一天的补习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是他自己长期都很努力,但蔡楠瑜还是买了不少水果,送到陆家道谢。
陆寻声看得出李回舟其实够聪明,只是牛校学生小学几乎学完了初中知识,初中奔着高中难度走,竞争激烈不进则退,而李回舟每次考试都往前迈一步,这背后不知有多少努力。
有时候陆寻声觉得,远离同辈,同辈压力便不会存在。他像一个世外之人,足够幸运,能在父母的庇护下按自己的节奏长大,反而更觉得这种全社会的超前焦虑毫无必要。
李回舟身上有更多他欣赏的东西,对世界发自心底的热爱,对全人类的悲悯,对生活锐利的感知。这些不是提前学、超前学、学更多可以获取的。
如果可以,陆寻声想让李回舟活的慢一点。
但他不是李回舟,他也无法承担李回舟的人生。
至少还有陪伴。陆寻声家成为了随时都可以去的地方,蔡楠瑜笃定李回舟能跟着邻居哥哥学得更好。
李回舟开始拿出自己写的东西偷偷给陆寻声看,因为害羞,这些连爷爷都没读过。
陆寻声从不吝夸奖,偶尔会把李回舟夸到脸红。
李回舟说:“这吹的要上天了。”
“事实嘛,”陆寻声翻着稿子,笑道,“来,先给我一百个签名,省得以后你火了要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