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寻声又掏出了一个红包,沈黎见钱就乐,倒出来数了数:“一百五……一百六,一百八,五块,嚯,还有三个硬币。”
“不是吧,”沈黎转向镜头,“一共一百八十八?”
“可以了,”陆寻声笑道,“我以为只会给我们八十八。”
“我坐汽渡来,一辆车就要三十,”沈黎叹气,“现在这个物价涨的也太夸张了,包里还有吗?”
陆寻声掏出了一个细长的小盒子。
“这是……录音笔啊,”他笑道,“节目组有心了。”
袋里最后剩下的是几根巧克力能量棒和三瓶水,以备不时之需。
“蓝队出发啦。”沈黎对着镜头比出胜利手势,笑的很甜。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岛居民的生活处处是大海的印记,不少房子的原材料就是海礁石。几年前政府出资翻建的医院是这儿最新的建筑,三人走到医院门口,李回舟说:“这里要做个标记。”
速写本和铅笔他一直拿着,陆寻声点头停下,沈黎闲不住,说:“我去另一面探探。”
沈黎说完就哼着小调走了。李回舟翻开本子,左手拿着,右手提笔,迟迟不落。
陆寻声在看他。
沈黎在旁边的时候李回舟怕被看出些什么,沈黎暂时离开,李回舟又有些无所适从。
陆寻声走近问:“要我帮忙拿本子吗?”
“不、不用,”李回舟下意识地退了半步,“我拿得住。”
摄影师还在跟拍,李回舟不敢再分心了。他在空白页中间偏上的位置标记了根据地,然后画出了一条曲线表示方才走过的路。
头顶忽地暗了一下,有些刺眼的阳光消失了,字迹变得清晰起来。
李回舟一抬眼,看见陆寻声托着帆布袋,在给他遮阳。
沈黎回来的时候正好看到这一幕:“寻声你好贴心!”
紧接着她就被地图吸引了注意力:“哇,回舟这画的也太好了!”
摄影师走近,拍到了地图特写。沈黎还在感叹:“你是不是学过画画啊?”
李回舟没有画一面小旗子,标上“医院”两个字,而是画了一个简单版的医院建筑,虽然没有细节,但轮廓一眼就能认出来。方才经过的公园、居民区也出现在路线两旁,他只用了铅笔,是单色,但打了阴影,图画立刻变得十分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