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寻声笑道:“谢谢哥。”
他又低头叹了口气:“过了这么久,不知道他心里……”
陆寻声顿住,有点怅然。
李回舟长大了。周身青涩褪去,虽然称不上沉稳,但也与以前大不相同。
陆寻声一直在看李回舟的书,从第一本《安德森的麦田》到上一本《无人之境》,他都看过不止一遍。
最早的几本书里,陆寻声总是能从各个主角身上看到李回舟的某个侧面。
刚和陆寻声认识的时候,李回舟最喜欢讲他的爷爷,一个总是笑眯眯的老人。爷爷给他起名字,教他读书,带他在老家的田地里玩,夏天摘荷叶,冬天堆雪人。
后来爷爷去世,李回舟再没了故乡。
《安德森的麦田》里,主角安德森就是一个漂泊的游子,故乡成他乡,他永远活在对麦田的怀念里,却终其一生,都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
那种暗藏的、深切的孤独感打动过很多读者,但陆寻声无法跳出来看,安德森和李回舟拥有同一张脸,他每读一句都是心疼。
《华年》的主角是一个民国时期的文人。他爱李白,爱苏轼,爱李商隐。他是战火纷飞年代里的记者和作家。书里的很多情节陆寻声都听李回舟提起过,那些散乱的、细腻的情感,被他融在一个虚构的人物身上。
再往后几年,陆寻声在书里看不到曾经李回舟了。
他有了新的经历、新的朋友。他有了很多粉丝,他的才华开始被更多人看到。
他放下自己了吗?
陆寻声不知道,只知道自己从没放下。
记忆里那些闪光的碎片是他在异国永远的慰藉。在音乐学院读书的时候,陆寻声追求者不在少数,但李回舟把他的心塞得满满当当。
回舟不待月,亦留《满山月》。
人常说“见字如面”,那阅文能否也如见面呢?
如果是就好了,他可以每天都看李回舟的书,每天都见他。
陈家烜倒真是从没看过陆寻声这一面。为情所愁,还挺可怜的。
他盘腿坐在床上,手肘撑着下巴想了一会儿:“回国之后,你这是头一回见回舟?”
陆寻声“嗯”了一声。
陈家烜问:“加微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