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翻阅手里面的资料:“枝枝去上幼儿园了?”
“恩。”蒋青妍点点头,一手撑着下巴,一手举起咖啡杯,轻啜。
林凡把咖啡当水喝,她戏称自己血管里面流淌的是咖啡色的血液,所以她这里的咖啡是极好的。现磨的咖啡豆和价格不菲的咖啡机,比淡如水的某爸爸不知道好上多少倍。
平日里,蒋青妍是舍不得这种小资消费的,但是谈工作的时候,蹭一杯两杯的咖啡,是理所当然。
蒋青妍有些意犹未尽:“这次的咖啡豆有点酸?”
林凡头也不抬:“免费的有的吃就很好了。”
蒋青妍于是笑笑:“怎么?你们家那位不给你带咖啡豆了?”
林凡抬起脸,脸上有些精彩,她终于放下手中的资料,看着一脸玩味的蒋青妍。
“我说,让你学一点心理学,让你学一点侦察学,是为了让你更好的工作,而不是——”
林凡挑挑眉:“给领导挑刺。”
蒋青妍举双手投降:“之前我不过是试探,现在我确定了百分之九十——毕竟人只对自己在意的事情才会这样大动干戈……”
“蒋青妍!”林凡将手中的资料卷成圈,一下垂在蒋青妍的脑门上,“没大没小!”
打在她脑门上的资料顺势就递给了她:“看看吧,你的新任务。”
蒋青妍揉揉脑门:“要给我派活就派活,还要这样铺垫?看来这个任务又是一次假大空的形。式。主义?”
蒋青妍这个人挺奇怪的。
人家做记者,最喜欢表扬式的宣传、歌功颂德。不仅文章容易写,写了立刻就能发,还有外快收。
这是行业中不成为的规矩。给某些大企业、大机构做宣传,半报道半广告,主人是客气的、招待是周到的、事后的车马费红包是大大的,最实惠不过。
多少人争先恐后地想要挑一个“肥差”。
但是蒋青妍偏偏不喜欢。
她宁可吃力不讨好地去报道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那些城市角落遮着掩着,不想让人看见、不想让人触碰的伤疤和污秽。
蒋青妍想法古怪,她说:做新闻媒体,也应当有新闻人的骄傲和坚持。否则何必做记者,做偶像剧编剧岂不是更好?
自古劣币驱逐良币。
蒋青妍的这种不切实际的正义感,引来了不少人的嗤之以鼻,不乏有等着看好戏的吃瓜群众。
大家都在等着看,这个“有原则”的“骄傲”少女,所谓的坚持到底是她搏出位的手段?还是她的真性情?蝇头小利若是不能让她屈服,那么泼天的富贵呢?能不能买蒋青妍的阿谀奉承?
再或者,富贵不能淫的话,威武能不能屈?贫贱能不能移?她到底什么时候会会泯然众人?
不乏像楼下《凤凰娱乐》的张主编那样,变着法子挖苦林凡:“养个了菩萨呀。”
蒋青妍不是不知道这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从前小小的八人宿舍是江湖,这个行内翘楚的“凤凰”杂志社也暗流涌动。
但是,不能因为劣币驱逐良币,就心甘情愿做个“劣币”吧?
不过不是没有人欣赏她。
想当初,蒋青妍甚至不是凤凰的正式员工,但是她一篇长达年余的对某流浪群体的跟踪报道引起了林凡的注意。
林凡对这个问题少女甚为喜欢,不仅破格录用这位没有学历傍身的年轻女性,甚至枉顾大众争议的眼光口舌,委对她以重任。
对此蒋青妍不是不感激。
她敛下眼睑:“既然是林主编发布下来的任务,还是要努力完成的,让我来看看是什么题材——”
越看,蒋青妍越精神,本来有些随意的身姿在不知不绝中挺直了腰杆。
咖啡没有达到的功效,这份资料却做到了。
蒋青妍身体前倾,指节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真的让我跟踪报道这个题材?您真是,您真是,真是……”
连说了三遍,简直激动得语无伦次:“您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