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斩断猪兴旺的累世因果,和佛门再无瓜葛

庆明帝登基后,命令内侍司统计近20年来,大尧新生儿满周岁及成年的比例,结果发现成年者不到一成。

对比大桂的人口增速,庆明帝得知这一调查结果后,便萌生了学习大桂模式的想法。

此法利于国计民生,但最大的障碍来自于太祖的遗诏。

为防百姓受修士迷惑,太祖临终前特地下旨,没有特殊情况下,禁止归墟境及以上修士与凡人接触。

此遗诏并未遭到修士们的反感,他们本就高高在上,与其关注世俗琐事,不如闭门潜心修炼。

今早朝会,众臣围绕祖宗法制是否应变展开激烈辩论。

像靳南这样的新晋官员自然支持改革,而一些老臣则出言反对,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摇摆不定的中立派。

“不可啊,太祖律例沿袭千年,犹如天规……”

“天规不足畏,祖制非金科玉律!当今之大尧,已非太祖时的大尧,律法自然需因时而变!”

“你这是要让陛下背弃祖训吗?”

“修订律法与尊祖并不相悖,古尊、德高帝也曾多次修订律例!”

“正因为如此,景泰帝死后才被谥为‘暴’,你们这是要害陛下吗?”

“……”

庆明帝听着听着,额头不禁皱出了一个“川“字。

他早打定了主意要改革律法,经过小半年的极力推行,朝堂上那些阻挠的官员已不多了。

然而,摆在眼前的难关仍有不少,比如如何说服那些高高在上的修士为百姓施法。

正在此时,吴公公耳畔传来内侍悄悄的传话,他随即俯身对庆明帝低语禀报。

内侍司的大总管这位置,历来都是每换一代皇帝便易一次人,毕竟作为贴身太监,必须是皇帝的心腹才行。

谁料崇仁帝登基未及两年便驾崩,新的人选还没来得及安排,庆明帝身边正缺得力助手,顺势便拉拢了吴公公。

如此一来,吴公公也成了大尧史上独一无二,跨越三朝执掌内侍司的大总管。

“陛下,佛域中的悟修神僧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