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那机关天地若是一个小世界,他便是那个断绝了一界生机的存在。
虽不至于因此沉沦魔道,但内心的审视与反省不可或缺,以免在杀戮中迷失,最终成为典狱天书上的存在。
因此,他游走于燕京周围的佛道名刹,聆听教诲,探讨真理,企图化解那已近乎实质化的妖魔之气。
如今再思典狱天书及其强制读取的记忆碎片,初时他对此满是愤懑,认为这份限制束缚了他的手脚,使他无法肆意在外域斩妖除魔,以求真气增进。
而此刻看来,这或许正是冥冥中的庇佑,避免了他因追求力量而步入杀戮的歧途。
陆子刑眉头紧锁,那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在静君神僧的眼里,无异于对佛法超度魔障之力的深深质疑。
“我佛慈悲!”
神僧朗声颂出佛号,随即挥手布下一道无形的禁制,隔绝外界干扰,再从宽大的衣袖中抽出一卷泛黄的佛经。
“陆居士,这部佛经乃域外无上的至宝,能净化一切邪恶念想。特许你一阅,但切记,此乃秘宝,不可外泄,否则老衲概不承认!”
“大师请放心,贫道向来口风紧实。”
陆子刑接过经书,目光掠过封面的《佛缘斩业经》五个大字,嘴角不由自主地抽动了一下。
“听大师言传,似乎修行的是大乘佛法?”
他随意翻阅几页,发现内容与往常所阅并无太大差异。
无论是佛经还是道藏,往往越是古老,其蕴含的智慧越为深邃。
后人的注疏翻译,虽更为通俗易懂,却也更容易掺杂个人见解,远远不及初代祖师亲传的原始版本。
那些天赋异禀者,诵读古经时,或许能直接领悟到祖师们的真谛,从而自悟出无上法门和神通。
“我佛慈悲。”
静君神僧默认了这一事实,毕竟天下的僧侣,几乎十之有九修习大乘佛法。
“据贫道所知,《佛缘斩业经》源自小乘佛国。”
陆子刑笑吟吟地说:“大师藏修此这类经文,是否有些不妥呢?”
“陆居士切莫冤枉贫僧!”
静君神僧连忙解释:“这部经文,是一位信徒在上香许愿时不慎遗落于佛前,贫僧拾得后并未修行,一直妥善保存,期盼那位施主归来认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