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腾山布道的时候,陆子刑等仙神曾多次含蓄暗示斩妖除邪可累积人间正道功德,未来修炼或许能如猛虎添翼,甚至有可能触及长生不老的奥秘。
尽管众多修神大能都能领悟其中深邃含义,但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冒此风险降妖伏魔,却是个未知数。
典狱天书疾速翻阅,展露出悟华神僧的记载篇幅。
陆子刑眼前再现一段段过往的记忆片段:悟华自幼剃度为僧,少年时代大多沉浸于静坐念经之间。
等到凝聚佛珠之后踏入凡尘历练,不仅在护法司担当长老要职,助力宗门减轻赋税压力,还能够通过建立功勋换取稀世仙珍。
晋升至法相之后,他继任慈悲禅院住持,成为一派领袖人物。
然而在他突破至灵境之后,却又毅然辞去了住持职务,开始四海漂泊,寻找那遥不可及的悟道成佛契机。
岁月如梭,几个世纪的时间转瞬流逝。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没有太多波澜壮阔情节的修真故事,并未落入世俗套路,比如伪装成虔诚僧侣实则内心邪恶的反派角色。
但悟华名列典狱天书,绝非浪得虚名。
在悟华的视角里,只有僧侣与信众占据了画面,对于那些不信仰佛教甚至对抗佛教的人,他并不视其为罪恶,只是在争抢稀世珍宝或展现超凡斗法时,无辜的世俗民众往往会因此而化为尘埃。
对待那些对佛不敬甚至背离佛道之人,悟华常常采取强制度化的方式,倘若无法使其改信,便会直接消除其相关记忆,借此彰显佛法无边的力量。
陆子刑看来,悟华此举恰恰揭示了许多灵境高人的通病,强者对弱者的傲慢与漠视。
奖励:金箍。
陆子刑因机缘巧合,得到了法宝金箍,并掌握了能随心意调节金箍尺寸的定心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