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本质在于自由,无论是道门还是佛门,追求的终究都是生命的永恒。
只要是正道,修道与修佛并无本质区别。
两人交谈间,仙牛已默默行走百里之遥,来到了山腰处那座庄严肃穆的云岭真君庙宇前。
庙门深锁,门前赫然矗立着一块写着“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且有两名稚嫩的小道童坚守岗位。
两位小道童看到陆子刑二人骑着牛悠然上山,认出他们是德高望重的道门前辈,立即趋步向前,恭敬行礼。
“晚辈见过两位前辈,敝观因故暂闭,暂停接纳香客及借宿之人,还请前辈海涵。”
冲虚闻之,饶有兴趣地询问:“连讲法石也不能前往了吗?”
道童恭谨回应:“讲法石乃仙贤讲道之处,并不属于本观所有,若是二位前辈只欲聆听道音,径直前往山顶即可。”
冲虚颌首赞许:“这小道童倒也通情达理,讲法石并非哪一家哪一姓独享,但凡有向道之心者,皆可前来聆听。”
讲法石原是云岭真君生前讲道静坐之石,历经岁月洗礼和道法熏陶,已孕育出奇异之力,凡是在其前虔诚念诵道经者,便会得到回响的道音。
这些道音中饱含云岭真君对道经的深刻领悟,用心倾听,能助人排忧解惑,宛如一位天然的引路导师。
陆子刑与冲虚驾驭着牛悠然前行,很快就抵达了山巅。
那里是一片方圆百丈的平坦高地,地面坑洼不平,依稀可见曾是一片青石铺就的平台,如今已被风霜雨雪剥蚀得面目全非。
正前方矗立着一块约丈许高的青石,表面光滑如镜;青石前方摆放着一座古朴的青铜大鼎,鼎内尚有余烬未熄的香火闪烁。
右侧石壁上镌刻着一幅云岭真君当年讲道的壁画,栩栩如生,左侧则立有一块石碑,碑上醒目地刻着“讲法石”三个大字。
冲虚上前恭敬地点燃三炷清香,深深鞠躬三次,感慨而言:“上次到此尚处于归墟境界,心中有一难解之惑,后遵从道宫长辈教诲外出游历感悟。”
“途径此处时,在讲法石前诵读经文,顿觉迷雾散尽,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