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陆老板,能不能把鸡钱结了

道院的院长亲自点评,“以刽子手之眼,察妖魔之乱,以警示后世,可行!”

可行二字,已经表明了他对《行刑者手传》的认可。

姜思博不过是个讲学,而且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行刑者手传》的内容是假的,只好作罢。

但他并未就此放弃,反而认真研究起这本书来,并下定决心要将其中的大问题找出来。

文人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毁人不倦!

他们精于文字,精于律令典故,精于官场揣测帝心,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最稳妥,最毒辣。

大尧德高帝登基60年,从小就被人称赞为古尊帝,而后便以此为人生目标,自然也就有了野心。

现在的太子把持朝政,他最讨厌的就是有人上禀内外交困之事,整日里大惊小怪。

一是为了证明自己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二是为了让父王开心。

姜思博无法从这本《行刑者手传》中找出破绽,所以他选择以“帝心”作为突破口。

《行刑者手传》里的人物,几乎什么都有,而且大多都是穷苦人家。

比如,牛妖劫人的事情,就是因为缺粮。

“我大尧国力强盛,国泰民安,哪有穷人食人的道理?”

姜思博激动地一巴掌拍在了自己的腿上,道:“一定是有人故意诋毁大尧,这本书居心叵测,一定要禁止才行!”

他当即写了一份奏折,上禀太子,让朝廷禁了《行刑者手传》,免得祸害了大尧。

另一边。

法门学院院长柴海正看着一本《行刑者手传》,里面讲的是律法方面的知识,让他很是喜欢。

大尧乃是百家之地,除了道家与旁门之外,基本上就是儒法两家并列。

“用幽默搞笑的鬼怪故事来宣传律法,真是太棒了!”

柴海还真的去做了一次深入基层的考察,走访了那些被大尧权贵们忽略的穷苦百姓。

与燕京的繁荣相比,穷苦百姓们生活的简直就是另一个不同的世界。

他之前也专门撰写了一本关于律法的书籍,想要将律法推广到穷人之家,让他们不被那些小官剥削。

但下层穷人对他的书却是不屑一顾。

“这书普通人可能买不起,看不懂字,但这些传说,总会被人口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