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郡城也不小,就这么成为荒城,也是不小的损失。
夏清歌不愿看到百姓流离失所,更不愿看到郡城成为荒城。
皇甫景大为震撼,他的歌儿处处为郡城百姓考虑,忧国忧民,比他还像个帝王。
“这短短几日,歌儿就仿佛变了个人。接连不断的给朕惊喜。朕的歌儿成长了。郡城离京城上千里地,路途遥远。遭逢旱灾,难免会有流民抢劫车马。朕实在不放心歌儿。不如朕召国师速回宫,派国师去郡城求雨。”皇甫景并不想要她去,他会担心的寝食难安。
夏清歌看过原书,国师啥德行没人比她更清楚,国师野心勃勃,觊觎皇位。怕是巴不得郡城灾情得不到解决。岂会真心帮皇帝办事?
“景哥哥我和国师你更信谁?”夏清歌清澈的眸子对上皇甫景深邃的黑眸。
皇甫景想也没想的回答“朕自然是最信歌儿。为了歌儿朕连命都可以不要,你说朕信不信你,歌儿怎么会问这么傻的问题?”
别人说这话,夏清歌不信,皇甫景说这话,她就信。
这可是天花板级别的恋爱脑,为了原主连整个大禹国都可不要,别说是命了。
“景哥哥信我就叫我去郡城求雨。赈灾款只能解郡城百姓燃眉之急,治标不治本。郡城百姓更需要一场大雨。”夏清歌恳切开口。
皇甫景见她态度坚决,又事关郡城百姓,就只好答应下来“歌儿说的没错,郡城百姓更需要一场大雨,若歌儿能为郡城百姓求来大雨,解救万千黎民百姓,也是件大功德。不如定在三日后,朕筹集到赈灾粮款,交待好朝中之事,同歌儿同去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