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吴峰躺在床上,又得挨一顿臭骂。
这谁家娶媳妇不是找好的,一个病秧子抬进屋,能不能生孩子再说,这人养不养的活也不一定。
杨氏看着她的目光,笑道:“大夫说已经慢慢在转好,日后吃的精细一点,这病便是大好。”
晴姐犹豫半晌,小声问,“病好了,吴峰表哥……”
杨氏摇了摇,意为不可能了。
就算吴家同意了,这姑娘也不会嫁。
要不是身上有一股气,也撑不到现在。
晴姐颇有点可惜,想着要是吴峰表哥能和楚翘在一起,就有点像戏文里的故事,但戏文终将是戏文,瞧瞧可以,多瞧几眼可就不成了。
楚翘买了一罐面脂,刚拿出荷包。
晴姐就道:“我四婶说了,记她账上。”
随即好奇问道:“织娘也要养手?”
“天气冷,手会冻伤。”
这么一说,晴姐便懂了,她趴在柜台上,又问,“你们澄州姑娘个个都会织布吗?”
“也有不会的,得花钱和别人学。”
织布也算一门好手艺,基本都是婆传媳,母传女。谁家有个织娘,一般家里的女娃都会织布,但手艺也分好坏。
晴姐一愣,“得花多少钱。”
“村里人和亲戚每月拿个一百文就成了。”
不便宜,但却是个能吃饭的好手艺。
换成上通村,有钱人家的姑娘都乐意花点钱学,以前还有个外村姑娘专门找杨氏学绣花,每月两百文钱,逢年过节都送礼。
后来嫁人后就没有消息了,听说是跟丈夫去外头做生意了。
一盏茶的功夫,停在门口的驴车就已经走了。
黎家在杂货店附近,杨氏路过的时候,还撩开帘子看了看,两三个客人才出门不久,又有人进店。
她放下帘子,闭着眼睛休息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