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铜官窑瓷器,就是曹嘉宁手中的长沙窑瓷器。

万万没想到,他竟然找到学生课本上的正版瓷器!

在书法和诗文呈现在瓷器上,是唐代长沙窑创新的装饰手法。

长沙窑瓷器上的诗文,有饮酒诗、情诗、感怀诗、边塞诗等,多是未被收录于《全唐诗》的民间诗歌。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谚语、对联、名言警句等等,言词简洁,寓意深刻,朴素自然。

这些题在瓷器上的诗文,为后人保留了研究唐诗和唐代社会的珍贵资料,也留下了研究唐代书法艺术的重要样本。

从这两个诗文执壶上面,可以看出郑和不仅是一位外交家、航海家,同时还是一位有文化的读书人。

否则,他日常使用的瓷器,就不是长沙窑而是更加名贵的极品青花瓷、越窑青瓷了。

长沙窑虽然也是赫赫有名的窑口,但其“草根”出身,导致其价值偏低,比同时期的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价值都要略低一线。

不过,对曹嘉宁而言,这些都不是事。

他的目的是收藏瓷器,而不是靠转卖瓷器赚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