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天边露出一抹鱼肚白,碧海蓝天交接之处,露出一抹橙红色,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曹嘉宁光着膀子,从地下通道中走出,一边擦拭身上的海水,一边更换干净的新衣服。
经过一整晚的努力,他已经将地下通道中,所有藏宝室中的藏品,全部收入空间中。
因为地下藏宝室内的藏品太多,时间有限,他只进行大概分类,并未一一检查。
通过简单分类,整个郑和宝藏,大致可以分为4部分。
1、红宝石、蓝宝石、钻石等宝石矿,占据总宝藏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几乎占总宝藏总数的一半。
2、来自海外各国,供奉给大明皇室的贡品,其中以各种黄金、珠宝首饰为主,占据总宝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3、黄金,大批量黄金,这些黄金是郑和数次下西洋,与海外各国进行商业贸易时,从中截留。
这些黄金,装满数个被海水淹没的藏宝室,保守估计,有5个太平天国黄金总量那么多,占据总宝藏的百分之十左右。
4、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明青花瓷器等用于海上贸易的外销瓷器,这些瓷器,是郑和在数次下西洋活动中,一点点囤积下来的,占据宝藏总数的百分之五左右。
表面看起来,百分之五这个比例,并不高。
但是,有时候不能光看比例,还要看总量,以及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