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艺:宗师之作

生产厂商:宫廷御制

生产日期:唐贞观时期

可修复:2/36】

......

看到脑海中给出的鉴定结果,以及残器修复后的原物图,曹嘉宁倒吸一口冷气。

这几件不起眼的小玩意,竟然的盛唐时期的产物。

并且,还是宫廷御用之物。

那件半圆形的镂空金属半球,本体是一件非常玄妙的物品,是盛唐时期研发出来的一项新发明。

唐代人,非常喜欢用香薰,皇室、贵族基本随身携带香薰球。

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稹,在《友封体》中写到:“微风暗度香囊转,胧月斜穿隔子明”,反映的就是唐代人喜用香球熏香的习惯。

这件香薰球的完整器,外部是一个镂空圆球,圆球外部有一卡扣,可以开合,往内部填充香料。

香薰球

最神奇的地方,是熏香球内部。

其内部有2组结构,最里面是装填香料的半圆小碗。

这个小碗,连接数个专门设计的卡扣。

在卡扣的帮助下,无论如何转动香薰球,内部用来装填香料的小碗,始终处于碗口正面朝上的状态。

这种巧妙的设计,可以让人放心的将香薰球当做装饰品挂在身上,不用担心内部香料散出。

根据文史记载,杨贵妃曾佩戴过类似的香薰球,杨贵妃被马嵬坡赐死一年后,唐玄宗曾派人前去寻找杨贵妃遗物,结果只寻回一个杨贵妃使用过的香薰球。

清代戏剧文学家——洪昇,在《长生殿·改葬》中写道:“惨凄凄一匡空墓,杳冥冥玉人何去?……空剩取香囊犹在土,寻思不解缘何故,恨不得唤起山神责问渠。”

这里面,讲述的就是唐玄宗派人前往杨贵妃赐死之地,寻找遗物,最终只找到一个香薰球。

杨贵妃,史书留名的宠妃,她都佩戴这种香薰球,可想而知,当时是一种潮流。

同时,也验证大唐时期,宫廷御制过类似的香薰球。

剩下的铜鎏金薄片就更不用说了,它们原本是螺钿漆器上面的镶嵌物。

螺钿和漆器这两种制作工艺同时出现,必然是最顶尖的宫廷御用之物。

曹嘉宁在南诏王墓中得到那批螺钿、漆器制作的乐器,都是唐玄宗命宫廷御用匠人,亲自为南诏王制作的顶尖精品。

乐器,属于比较偏门的文物、古玩分类。

它们虽然品质高,但专门收藏这些东西的人少,所以市场价值比较低。

但螺钿、漆器屏风、储物盒就不一样了。

这是古玩市场上最畅销的家具分类,价格居高不下。

只可惜,这些顶尖大唐精品古玩,全是破损的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