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毛之路”、“珠宝之路”、“香料之路”、“宝石之路”等称呼,是古汉人对通往西域丝绸之路的不同称谓。

南诏王皮逻阁棺椁中,原本有一张和冈本0.01差不多厚度的金箔纸,上面多次出现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文字。

工人们拿取棺椁内部陪葬品时,将棺椁拆得四分五裂,记录文字的金箔纸未能幸免于难,变成一地“碎金屑”。

幸好,曹嘉宁眼力高明,又拥有修复能力。

他小心翼翼的将地上所有碎金屑收集到一起,利用翡翠能量进行修复。

当金箔纸被复原的那一刻,曹嘉宁如遭雷击,不敢置信的呆愣原地。

上面记录的内容,与曹嘉宁之前得到的收获,几乎是背道而驰。

皮逻阁是第四代南诏王,唐玄宗御赐皮逻阁南诏王金印,认可他番邦王地方,赐名蒙归义,并赏赐各种珍贵之物。

表面看起来,应该是皮逻阁和唐玄宗互相认可,愿意成为大唐附属番邦,2国其乐融融,阖家团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南诏国地理位置特殊,刚好处于大唐和吐蕃两大强国之间,属于夹缝中求生存。

历代南诏王,一直属于墙头草,大唐和吐蕃那边更强一些,南诏就倾斜向哪一方。

皮逻阁是第四代南诏王,当时正值唐玄宗执政,大唐盛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