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嘉宁快走两步,来到一个碎成2半的陶罐前,将其从地上拾起。

鱼草纹陶罐

这是一件秦汉时期,非常流行的陶罐款式。

敞口,粗颈,溜肩,圆腹,平底。

为了方便日常使用,匠人在陶罐口沿处衔接一个方便手握的握把,连接到陶罐肩部。

这种带把手的陶罐,一般用来装水、酒。

那些没有把手的圆罐,主要用来盛放黍米等粮食,或者作为蒸煮的烹饪器皿。

陶器使用黏土制作而成,采用不超过1000°的“低温窑”烧制,胎质比较疏松。

在外观精美程度,以及日常使用方面,都不如瓷器更适合日常使用,逐渐被瓷器淘汰。

这件陶罐属于唐代民窑,上面绘画着鱼纹、三角纹等纹饰,器型规整,品相一般。

陶罐内底位置,有一层干枯的黑色痕迹,当初应该装有酒水之类,作为陪葬品,摆放在大厅。

这种品质一般的民窑陶器,各方面都达不到曹嘉宁收藏标准,他简单扫两眼,将其收入空间中。

将来重建南诏王墓,可以将其摆在墓室中,当一件小玩意。

“咦,这还有漏网之鱼!”

曹嘉宁在大厅巡视一圈,忽然发现,大厅东北角位置,还有一个被遗漏的陶罐。

这个陶罐被人碰倒,歪愣愣的倒在地上,罐口位置,露出数枚底色微微发红,表面被黑色泥污覆盖的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