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第八十三章

翌日,天刚蒙蒙亮,国公府大大小小的管事都聚集在世安院交头接耳。看见姜芫出现才安静下来,若略微观察一番,便会发现那懒散态度暴露无遗。

院子笼罩着暖而淡的红,廊下两把红木椅子仿佛有光亮闪烁。

姜芫抚了抚蓝织金裙子,对身后的秦嬷嬷道:“您请坐。”

秦嬷嬷笑道:“我只是侍奉少夫人的,怎好与您一同坐下?”

她这样说,却是没有自称“奴婢”。

“您可是宫里的老人了,若非母亲求了皇后娘娘恩典,您也不会到我身边屈就。在我眼里,您就和家里的长辈一般无三,您若是没有资格坐,谁还有那个资格呢?”

姜芫早知道柳氏跟皇后求来了秦嬷嬷是为了让她‘狐假虎威’的,她当然不会辜负柳氏的良苦用心。

对此,秦嬷嬷也是心知肚明,假意犹豫须臾,道谢落座。

看在这些管事的眼里,都暗自警醒。

难怪他们觉得这位秦嬷嬷眼生,原以为是西宁侯夫人给少夫人安排的陪房,没想到竟是宫里的人。看少夫人对她如此尊重,想来身上是有品级的。

他们资历再老,难道还能压的过宫中出来的嬷嬷吗?

思及此,他们纷纷收回浮躁的心。余光扫过侍立一旁甘嬷嬷,心思各异。

突然被一个外来的嬷嬷压了一头,不知甘嬷嬷作何感想。

姜芫不在意他们的想法,抬头看了眼天色:“劳烦各位起个大早,只是我嫁进来不久,又刚从三婶手中接过管家之事,有很多事都不了解,是以只能多多麻烦诸位了。”

众人连道“不敢”。

姜芫问了他们一些话,又接过甘嬷嬷递来的一本册子随意翻看着。

忽而她神色一凝,食指指着某处:“半月前三公子的住所修缮过一次,怎么前两天再次修缮?”

一个青衣小帽的男子走上前,赔笑道:“上次修缮的是院子,这次修缮的是屋顶。”

姜芫似乎不解:“院子?”

“少夫人有所不知,原先一直是胡管事管着此事,只是一月前突然疾病缠身,是以三夫人便让小人接手了他的差事。”牛管事看似恭敬的样子。

姜芫了然:“原来是因着胡管事病重,三婶才让牛管事暂代这个差事。”

牛管事面露诧异,又赶紧僵笑了两声:“少夫人说的是。”

心里暗自嘀咕:少夫人是装傻还是真不懂人情世故?他既然是三夫人派去的,怎么会是“暂代”呢?

“对了,我记得之前负责采买胭脂头油的是连家的罢,怎么换成孙家的了?”姜芫又转了话头。

牛管事忙道:“连家的婆母病重,她一向孝顺,是以便求了三夫人恩典,回家侍奉婆母去了。”

“还有呢?就这样么?”

牛管事一愣:“就……就这样。”

姜芫呡了口茶,轻叹:“这样可不好。”

众人不明所以。

姜芫连连摇首:“我记得张三家的为了照顾生病的小女儿不得已把差事交托给刁三家的,后来胡管事病重,如今连家的又要照顾生病的婆母。他们虽不比主人尊贵,但到底是府上的老人了,于情于理,主人都该给些照拂。若是每次发生类似之事,府上都是直接找别人接手他们的差事,而不给予安抚,着实让人寒心。万一传出去,会有人议论咱们国公府不近人情了。”

不等牛管事反应过来,双画接过话去:“不知少夫人觉得应当如何?”

思忖片刻,姜芫吩咐甘嬷嬷道:“您在府上多年,想来对府上的人了然于心,就劳烦您亲自走一趟,对他们进行安抚。并且告诉他们好好养病、照顾家人,无需着急,等事情都解决了,再回府上当差。”

甘嬷嬷虽然意外姜芫的做法,还是笑着应了。

牛管事和孙家的眼睛瞪得老大。

这……少夫人一句话,他们到手的肥差就快飞走了?

她到底知不知道,他们是三夫人的人!

“说到修缮屋顶——”姜芫又翻开册子:“竟然花费了七百两银子。”

差事要没,牛管事对姜芫生出了怨气。皮笑肉不笑道:“少夫人身份尊贵,素日多是管账,怕是对府上杂事不太清楚。虽是修缮屋顶一件小事,可是小事之中还有小事,比如雇佣泥瓦匠,买石灰沙子黏土,最重要的是瓦……横竖都是些杂七杂八的事,但是算在一起才发现所需银两很多。”

他认为要糊弄姜芫易如反掌,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小姐,看账本都是劳累她了,其他的怎么会懂?

果然听到姜芫道:“牛管事说的在理。”

还未来得及高兴,却听对方又道:“只是‘在其位,谋其政’。老夫人和三夫人信任我,将中馈交到我手上,我自然要尽职尽责,不让她们失望。是以,即便是小事,也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牛管事懵了:“您……”

绿烟扭头,扬声道:“瑞兴。”

瑞兴飞奔过来,笑的露出满口牙齿,给姜芫行了个礼:“少夫人。”

“都办好了?”

瑞兴从袖中掏出一叠纸:“按照您的吩咐,小的连夜将雇佣泥瓦匠,以及采买各种物什所需银两打探的一清三楚。”

姜芫接过去,扫了一眼,又吩咐绿烟:“拿算盘来。”

“嗳。”绿烟扭身去了。

不过片刻,她便吃力地捧着一个匣子出来,放在姜芫手边的小几上。

此时已是日影东升,天光大亮。

随着匣子缓缓打开,一道刺眼的金光折射出来,与日光相碰,差点晃花人的眼。

管事们几乎惊掉下巴,少夫人还时刻准备着算盘?而且这算盘还是金的。

再看她熟练地拨弄算盘,这场景怎么看怎么奇异呢……

突然她一巴掌拍在算盘上:“修缮屋顶满打满算只需三百两银子。可是账册上竟用了七百两。牛管事,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买的是金瓦呢。”

“当然不是了,就是普通的黑瓦。”瑞兴笑嘻嘻道,“小的特地去三公子的院墙外瞧了瞧,一眼就能看到是什么瓦。”

牛管事打了个寒颤,汗水滴落:“小人……可能记错了。”

“府上的管事太辛苦了么,一个两个记性都这般差。”姜芫轻轻抚了抚算盘,听到“哗啦”一声,金色的珠子整整齐齐的排列开来。

“先是刁三家的,又是牛管事。哎,若人人都是这般,可怎么得了?府内是一团乱麻,朝堂上的世子和三叔他们又怎么能安心为陛下分忧呢?我相信,这一定不是老夫人想看到的。”

牛管事只觉得眼前发黑,还是强撑着:“少夫人,您听老奴解释……”

姜芫抬手打断:“不必多说,牛管事打哪来回哪去罢。按道理说,此事该交由官办。但你毕竟是府上的老人,我也该给你留几分体面。是以,你尽快将贪墨的银子补上为好。”

瑞兴伸手要将牛管事拎出去。

牛管事不甘心,大声呼喊:“少夫人,老奴可是三夫人指派的,您处置老奴可曾问过三夫人?”

姜芫语气轻飘飘的:“为了脱罪你可什么都说得出来。三婶一向处事公正,又疼爱我们小辈。别说证据确凿,就算没有证据,三婶也不会因为你和我起争执。况且老夫人时常教导我们,一家人要和睦相处,互相信任。就算三婶在场,也只会率先处置了你。而你说出这番话,分明是要挑拨我与三婶的关系,实在是用心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