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潮涌鸡骨礁(二)

说完张莹就返回了船舱。

饵的问题解决了,至于竿子和轮子,两个人还是决定用直柄加纺车的组合,枪柄水滴固然装逼,但是在抢鱼大战里,稍微有点儿错误就是抱憾终身。

缓沉饵的选择,两个小伙子选了8厘米15克的呛水白条,还有就是敖海源他们之前钓鲅鱼的银白色罗锅鱼,这款饵最大的特点就是泳姿飘忽不定,闪转腾挪,你抽的的频率越快幅度越小,饵的泳姿也越风骚。

这两种饵两人各留了10个,至于其他款式的饵,让别人去选吧。

很快剁椒鱼头号抵达了长江入海口一带,但当船上的人看到海水是那种浑黄浑黄的水质之后,心里顿时就凉了半截。

在敖海源解释过原因之后,好歹安抚了众人。

网上有这么一种说法:应该把现在的东海应该改名叫“黄海”,山东南部的海才是地道的东海。

而在过去的文献里,东海以前确实主要指的是钱塘江以北渤海以南地区。今天的东海与古东海重叠处还有苏南、上海、浙江中北部的沿海地区。

敖海源一边儿开着船一边从平板上调出一张高清卫星影像图。

“从这张图上咱们不难看出,江浙沪乃至到福建闽南,直到温州一带,水色不是透蓝的海水颜色,而是一片浑浊的沙土色。”

“把上海、浙江及黄海一带的海水黄简单归结为入海泥沙,但我认为不切要点,我说说理由。”

“虽然长江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是原因之一,一般可理解入海口会比较浑浊,但无法解释如此大范围的造成整个海岸线如此的黄。这就涉及到入海泥沙扩散问题了,这才是这个问题所带来的海洋知识要点。”

敖海源快速用手在平板上画出一道道的线。

“简单说一下啊!”

“从这些线可以看出,我国苏北一带沿岸流是南下的,据国家海洋局的观察,沿岸流南下是一年四季都会存在,而且作用强大,但受长江北支阻滞,这就造成"北沙南下",即黄河的泥沙会南下扩散到长江口。这可以从长江口北支的淤积沉积物与古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吻合可以证实。”

“长江入海泥沙的南向扩散范围,是受台湾暖流和浙闽沿岸流的季节性消长影响而有伸缩。夏季台湾暖流西偏,浙闽沿岸流则在偏南风的定常吹送下贴岸北上,两者在北流过程中汇聚,使长江泥沙南下受到阻遏,一般被限止在象山港之北,其中一部分泥沙在强大潮流作用下拥入杭州湾,沉积在湾顶、中部和南部一带。冬季台湾暖流退缩东移,浙闽沿岸流在北向风吹送下沿岸南下,因而有利于长江入海泥沙会同浙江沿海河流的部分泥沙向南运移.简单的说就是长江泥沙南受季节影响,有强弱之分,造成泥沙在浙江一带泥沙阻滞在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