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番前来鼓足了破釜沉舟的勇气,也做好要费尽口舌的准备,其实他心里也知道朝中上下为何对此事如此避之不及,那些人拦他的奏折不是不愿管,而是不敢管,文曜帝正处于对谶纬之事深恶痛绝的时候,听不得半个鬼字,眼前这位圣眷正浓的小郡王也不一定敢冒这个险。
岂料虞凤策闻言拿起名册翻了翻,便一口应下:“好。”
季琛还有些懵:“您就这么……”
虞凤策拿着名册,脸上看不出什么端倪:“怎么,季大人还有别的请求?”
季琛回过神,双手拢入袖中,摇头:“不……只是下官以为您会犹豫些时候……”
虞凤策把目光放在册子里一个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名字上,整本册子密密麻麻,每个名字都代表了一条已经消逝的生命。
他合上,抬眼看向季琛:“一百零五条人命,由不得你我犹豫,如此惨案必须尽早查清,大胤治下可不是为了粉饰太平。”
季琛感激涕零,眼睛都红了一圈:“下官代中郡百姓谢过郡王爷大义。”
虞凤策站起身亲手扶他起来,顿了顿,道:“季大人倒是个忠君爱民的好官,该我谢您才是。”
季琛告辞离开后,虞凤策重新拿起那本名册,拉开纸面摊在桌上,凝神不语。
原来长宁是冲着这个去的,她与季问筠并无瓜葛,而是在私下调查季琛手中的这桩惨案。
她会注意到这个案子,莫非此案真与鬼神之流有关?
名册上还附了一份地图,上头把稚童失踪所在的范围都圈了出来,他仔细端详片刻,一个细小不易引人注目的名字映入眼帘。
“玉康山。”他轻轻念出声。
==
中郡的惨事呈上文曜帝的桌案后,满朝上下都让他批了个遍。
他震怒于如今严刑苛法的世道竟然还有人敢做下这等恶事,也心寒于满朝文武居然因为怕他生气心照不宣地对此事袖手旁观。
虞凤策主动上前揽下此案,奉命在半月之内查清真相,将凶手缉拿归案。
接旨后当晚便整理行装,策马出城一路往中郡的方向去了。
夜里在林间修整时,福清找过来,带着疑惑问:“大人,您为何让我跟邬九邬十也跟着去中郡办案?那个……人不找了么?”
明明前几天还让他们在京都找人,他都找到在坊间开酒铺还活着的曹琬娘了,可还没来得及问,就让大人一道命令喊出了城。
虞凤策靠树坐着,微仰着头看透过树叶缝隙洒下的月光:“不找了。”
福清怀疑自己听错了:“真不找了?不是,大人您这……”变得也太快了,说好的对谷姑娘情根深种呢?
“真不找了。”虞凤策不知想到什么,唇边抿出一丝笑意,“我们准备准备,等人自己送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