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姜与此次出错的原因。
姜与还是不死心,她还欲继续反驳,宋司摇直接一锤定音。
“姜先生,这县志是谭先生写的第一个版本,县志每二十年修编一次,过了二十年该修编县志的时候,梓县出了事,修编县志一事就被耽搁了。又过了二十年,梓县在谭先生所编写的县志上进行了第三次编修,这第三个版本也是梓县现在使用的,这个版本现在就在翰林院。”
宋司摇看向晏危,“晏危,你拿我的腰牌去翰林院取梓县的县志过来。”
“是,先生。”晏危接过腰牌就走了。
姜与呆愣住,晏危和宋司摇怎么那么随意?
她是知道晏危的,看似温和,实则凌厉,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生人勿进的气息。
他们之间的交流就是之前宋司摇去安州救治瘟疫那一次。
看来,她高看宋司摇了,宋司摇很懂得利用自己的美色笼络人心。
沈裴,霍野,晏危,陈江……
这些京中非富即贵的人都和她纠缠不清。
姜与觉得自己看清楚了宋司摇,宋司摇不过如此,没有真才实学,她看不上她。
靠美色活着,那是最低级的活法。
只有依靠自身的才华活着,那才活得精彩,像她一样。
在姜与内心补了一出戏的时候,晏危已经将梓县的县志取了回来。
一番比对,翰林院的县志的确是最新版的县志。
青云书院的县志是第二此编修的,也是第一个版本。
和晏危一起来的还有翰林院的编修,编修赔笑道,“佑风公主,这梓县的县志昨日才送来,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誊抄送到书院来,才闹了今天的乌龙,实在是抱歉。”
“编修言重。”宋司摇将县志交还给编修,由编修带回,她看着姜与继续道,“姜先生,服气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