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没人给他做媒,马仕庸都不知找荆梨说了多少回,想让大郎做他家女婿,当然这少不得有些政治因素在里头,最重要的是,大郎是真的够出色。
可大郎如今一心想要奔出个前程来,真心没时间考虑这些事,他也确实忙得厉害。
“婶儿,大郎他才十八,金龙不也是二十多才成婚吗,你急啥呢,孩子能干,又不是娶不上媳妇,他也确实忙的厉害,你先不急这个啊!”
荆梨好说歹说一阵开解,胖婶这才破涕为笑,心中安定不少。
等胖婶这边说完话,范老太太又过来找荆梨叨咕了:“你说说,一个大姑娘家,居然不想嫁人,就想赖家里头。”
“得亏是咱如今在这里安家了,关上门那都是一家人,不会有人说嘴。”
“要是换从前村里,指不定都被人说成啥样了!”
范老太说的是她家范莺儿,这姑娘自打在驿站做事之后,心气一天比一天高,大有一种要自己创业做老板的样子。
荆梨扶额,怎么一个个都在愁这事,范莺儿才十六岁,这么小都不知道在急啥。
“阿奶,这事真不急啊,她年龄不大,人又能干,这将来肯定能许个好人家的!”荆梨劝道。
结果范老太一瞪眼道:“等她想通了,这院里好孩子可就都被人抢光了!”
荆梨一怔:“啥?你想让她嫁院里头?”
范老太对荆梨细数嫁院里的好处:“都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人,知根知底的,咱们这些人又开明的很,不会对孩子指手画脚的。”
“你说,现如今这院里的姑娘,要是嫁到旁人家去,天天被公婆说这说那的,她们哪里会受得了那个闲气。”
荆梨一想,也觉得是那么个理儿,这姑娘能干了,见识了更多的天地,怎会甘愿继续窝在一方斗室伺候公婆相夫教子呢!
唉!这姑娘能干了也愁人啊!
荆梨劝走了好几拨着急的老太太,抽空回到自己屋里,刚想喘口气,又被老娘给拉到了一边去。
苏氏小声跟荆梨道:“年前,集市贸易来了个草原巫医,说是厉害的很,王墩儿她娘家亲戚多年没动静,人家吃了巫医两副药,又给作了法,这年底都怀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