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渊起身躬身道:“桓渊见过主子!”
荆梨带着两车土豆红薯和桓渊回到村里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了。
落霞余晖倒映水中,岸边炊烟袅袅,孩童打闹声不绝于耳,倒是一副人间烟火弥漫的乡间风景。
桓渊看了看老北山和北水河,再次以自己浅薄的卦理学识断定,这里定然是荆梨的运道聚集之处。
荆老爷子摸着土豆:“这是啥呀?咋都没见过,能不能种出来啊?”
荆梨跳下车:“阿爷您放心,夙溟楼给的种子必然是错不了的,据说是在海外番邦那里,费了老大劲给带回来的。”
范老婆子咂舌:“这夙溟楼可真是厉害啊,武器能弄,地里种子也能弄,还有啥是他们不会的?”
荆梨边指挥着汉子们卸货边道:“那可不是,上天可摘星,下河可捉鳖,闲着没事还能找人寻物,本事大了去了!”
“那新迁入咱们村的几户人家,给不给种这个?”荆老爷子摸着土豆问。
荆梨对着荆大梅道:“姑,你和人唠嗑的时候,注意着一点,亲近些的透露一二就可,我说这个你懂吧?”
“等她们求上门的时候,看各家地多少,看着给一些!”
荆大梅听着后半截就懂了,不告诉别人,再透露给关系好的知道,那不等于就都知道了嘛。
她懂,这人情不能白做,得叫人家知道这事不容易,以后才会看重这份非同一般的待遇。
荆梨不知道荆大梅心中所想,她只是觉得,要拿一个新鲜事物让人接受,人家肯定不会相信,反倒是遮遮掩掩,人家反而觉得东西精贵难得会上心。
桓渊的到来没有引起荆家村人的太大注意,倒是朱成材有了个说话的人。
桓渊为人疏狂而知进退,学识广博让朱秀才很是佩服,也顺理成章的给学堂引进了第二个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