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宋刚同志呢,作为新上来的人嘛,非常不错了,再过得三四年嘛,这人完全堪担重用了。”这是蔡立峰一句话想把宋刚打死的绝招,在他的话里,没损宋刚半句话,对宋刚的评价非常的高,加上他说话的腔调,似乎宋刚是个奇才。可是,他的落脚点嘛,是说宋刚在几年以后才堪担重任。当然,这话也没毛病,这重任是指什么重用呢?当省长?书记?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这都是重任。就连常务副省长,副书记也是重用。
对于这“重用”啊,真的难说,也真有意思。我们看过很多的人被重用过。
“大爷,这守门的工作很重要啊。你想想,这门就是一道关卡,是单位安全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一道防线……”
“小伙子呀,你的工作很重要。我们整个单位就像是一部机器,你就是上面的一颗螺丝钉,没有你,这机器还能运转吗?所以,安排你负责搞勤杂,这是对你的信任,也是对你的重用……”
“噢噢,你说你这事不想做?你想做什么?这文秘,简单点说就是打字复印吧,怎么能说不重要呢?不是这个人我还不能让你干呢。你想,文件的打印吧,文件是什么?是精神,是通知、是规定等,重要得很那,一般人哪能随意看?我们不信任你能让你干这事?这是重用你呀。”
当然,这么一说,搞卫生的、烧开水的、送报纸的,等等,哪项工作不重要?哪个人不重要?因此,谁都被重用着。
当然,蔡立峰说的宋刚可以重用,绝对不是这个层面的意思,他说的重用当然是真正的重用。
所以,今年中组部的考察,最少他们收集了宋刚好几个有分量的“但是”,这是谁都会预料到的事。黄庭宏并不知道考察的结果,但他能够推测到。黄庭宏也知道了一个比较确切的消息,那就是,他自己的任职在本省不会太久了,更重要的职位在等着他。
他推荐谁呢?蔡立峰接任书记位子基本上是没有疑问的了,谁来接任省长职位?在黄庭宏心目中,傅建新应该是当然的人选。资历最深,威望最高,经验老到,政治素质很高,是个适合的人选。刘云辉,也不错。虽然他跟黄庭宏跟得不是很紧,他跟蔡立峰关系更密切一些,但是,从能力来说,他任省长也是不错的人选。
黄庭宏正式要走的消息还是极度保密之中,但是,他得为继任者考虑了。傅建新与刘云辉都是他左右权衡的人选,当然,有个人他也在考虑,但是,太险,是他最大的顾虑。
黄庭宏对宋刚的考虑处在极度的矛盾中。按理,他应该,也愿意助宋刚再上一个台阶,从能力上讲,他甚至超过了傅建新与刘云辉,从这几个月的政绩看,他的威望已经越过了傅建新与刘云辉,当个省长,宋刚有这个能力。
但是,这种安排很危险,他的工作能得到蔡立峰的支持吗?傅建新与刘云辉能够配合工作吗?上级领导会认可这种方案吗?再说,宋刚是不是真的就这么成熟了呢?他与傅建新、刘云辉的年龄差距有十多岁,这十多岁就是稳重与轻浮的风水岭。
所以,黄庭宏拿不定主意。他到底推不推荐宋刚呢?最好,还让他磨砺几年吧。挫折是财富,宋刚可能需要这财富。
这是黄庭宏想了很久的结论。
作为朋友,黄庭宏最后还是决定和宋刚谈一谈。因为,沟通永远是心灵相互体谅的唯一途径。宋刚对黄庭宏说:“书记,我理解,也理性。我知道,我现在还不是到那步的时候。拔苗助长的事,我是知道其后果的。”
的确,宋刚知道,假如去竞争省长,别说这难度很大,就是难度不大,傅建新与刘云辉的联手其能量是非常巨大的。就算是自己当上了省长,也不能说就稳坐钓鱼船了,蔡立峰、傅建新、刘云辉等,很可能不会很好地配合好工作。这不完全是人品的问题,人都有感情的,也是有情绪的,傅建新与刘云辉闹闹情绪那也是有情可原的。
“嗯,你有这想法是对的。你才进班子不到一年,再跳一级,麻烦,绝对不是好事。所以,我是有顾虑的。”黄庭宏说,“你既然也有这想法,我就放心了。记着,刀锋太锋利容易折断,人冒尖会被人妒忌。唉,你今年的锋芒也太露了。这也怪不得你,锥处囊中必将脱颖而出。”
宋刚苦笑了一下说:“书记,我可不是毛遂,毛遂当年自荐时,有人对毛遂说:俗话说,锥处囊中必将脱颖而出,为什么你没出来呢?毛遂他说,我之所以没有脱颖而出是因为我没有在囊中。我啊,书记你这么说,我是过早进了囊里哟。”
“正常,正常。你宋刚不脱颖而出就是怪事了。有人说啊,008太不正常了,一切都不正常!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男足挺身而出,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男足还是正常的!宋刚你呀,今年的表现对你来说,也是太正常了,只不过,与中国男足的正常恰恰相反而已。”黄庭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