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祭祖

官运 汤氏大少 2725 字 25天前

“这样不行,应该修个祠庙。”不知谁突然冒出一句这话,立即就有不少人附和,“对对,应该应该。”

不过,更多的人觉得不妥,可没有人敢出来反对,看看就要形成决议了,宋刚笑了笑,对书记与县长说:“你们二位父母官说说,这样妥不妥啊?”

“嘿嘿,嘿嘿,这……这……这好像不是很妥的。书记您的意思?”江城的父母官尴尬地不知所措。

宋刚不会为难江城的领导们,他笑着说,谢谢各位了,今天,我父亲在天之灵一定会很高兴,这么多大领导为他锄草添土,这也是我爸的福分啊。谢谢了,别的就别搞了,已经有些过了。

“不过,不过,老人家该受我们的孝顺,您的父亲就是我们的父亲,我们应该孝顺孝顺老人家。这样吧,我们把宋公的墓用水泥硬化一下,修个围子,树个碑,再刻个墓志铭。这总可以吧?”县委书记到底有统揽全局的才华,他这话基本上就成了今天的决议。

宋刚不同意,说,这事是他宋刚做儿子做的事,不能劳驾县里的领导。

宋刚话才说完,不同的意见立马就是十条二十条,他们说好说歹,最后,还是采取个折中办法,第一步,把坟墓硬化了,省得每年培土锄草麻烦。至于这墓志铭,宋刚坚持不肯刻在石碑上,这种祭祀黄帝炎帝之类的公祭,自己的父亲也这么搞一个,那像什么话?可这群马屁精就是说不清,宋刚说这样不行,他们立即又想出其他的法子,弄得宋刚都穷于应付了。

最后,宋刚只好找到书记与县长单独交谈,这样,开小会的形式就容易达成统一意见,他们一致同意宋刚的想法,简单又简单,就是硬化一下坟墓而已,立个碑,写上“儿宋刚立”了事。

江城的书记似乎很有感触,说,这民主啊终究是有缺陷的,意见难以统一,效率低下。县长却不以为然,他说,那要看什么事了,总体来说,应该尊重民主,发扬民主。书记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所以,民主经常犯公众化的错误。县长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多个脑袋总比少个脑袋想问题周到。

宋刚看到他们无意之中的辩论,知道眼前的这两位又是一对冤家。心想,这官场总是走不出这怪圈,一山不能存二虎,斗争是永恒的主题。

本来是想轻松轻松陪老母过几天,看来又是泡汤了,宋刚只好给母亲告辞,他不得不到江城呆上一天,自己的家乡嘛,总得有点人情味,给人家拍马屁的机会都不给,那也太不近人情了。

其实,领导的口碑形成很复杂,现在这社会,铁面包公肯定是没好口碑的,因为。人家不敢亲近呀。所以,领导留点机会给下属拍马屁,那是树立良好口碑的机会。当然,宋刚不是为了树口碑,但是,作为一个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的人,体谅别人内心的需求是必要的,所以,宋刚决定给江城的官场一个拍马屁的机会。

宋刚随着众人来到县城,城市变化很大,今非昔比了。现在的江城已经是个接近中等城市的规模了,这里面,有他自己的心血,有他自己的智慧。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那是历史,那只是一个传说,慢慢,大家就会忘记的。

路过帝豪,宋刚不由得多望了几眼。他想起了当初帝豪的情景,想起了小玉、姚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