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宏笑了笑。没有立即作总结,他沉思了一会,又笑了笑,说:“各位的意见不错,为了临江的发展,我们需要来一剂猛药,这也是我正在考虑的问题。可是,现在把汪少华换下来不妥,最起码,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我没有考虑更换地市级领导,我们要从大局着想。关于汪少华,不动,我跟他谈谈,算是诫勉吧。至于宋刚呢,舅公打灯笼照旧,给他个正厅级巡视员已经不错了。建新,等会你找宋刚聊聊吧。不过,和宋刚谈话也别太正式了,随便聊聊就是,别在办公室聊,到个舒适的环境里聊吧。”
众人都是一惊,心想,黄庭宏怎么对宋刚这么大的意见?竟然不自己谈话,还说别聊得太认真?
“书记,宋刚那里是不是您亲自谈话更适合一些?他心里可能有些委屈呢。”付建新很恭敬地说。
“什么委屈?委屈他了?又没有降他的级别,有什么委屈的。我不想见他,你和他随便聊聊吧。”黄庭宏说得很坚决,并且说出了“我不想见他”这话,让所有的人都不敢再做声了。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付建新想,宋刚什么事得罪了黄庭宏?难道是上次贬他的职时,宋刚冲撞了黄庭宏?也许是吧。
散会了,黄庭宏青着个脸,坐在办公室等待着汪少华,他没有要别人参加,就一个人对汪少华诫勉。汪少华看着书记这怒色满面的申请,心里突突直跳。
“说说,你在临江是怎么当书记的?”黄庭宏冷冰冰地说了一句。
这时,汪少华懵的一声,心想,“完了,完了。”但是,即使是完了,那也得“谢主隆恩”。现在,唯一的稻草就是作检讨,对,这是唯一的处理办法,作检讨。他知道,现在不能辩解,越辩解越糟。可是,汪少华从哪个方面检讨呢?别人说了他什么呢?自己哪里又错了呢?他全然不知。不过,要做检讨也不是难事,搞行政的老手连作检讨也不会作,哪还是什么搞行政的人?
于是,汪少华开始作检讨了。他不但作得“深刻”而且作得顺溜,他把错误一脑股往自己头上搬。他说,平日学习不够,思想素质不高,有自满的情绪,今后一定得加强学习;自己的工作作风不对,有家长式作风现象,今后一定得注意民主;自己工作不够踏实,辜负了领导的期望;执行政策不准确,对领导的精神领会不够,今后一定要认真领会领导的讲话和文件精神……。等等,凡是他能找到的词儿,能够找的可能出现的错误之处,他都把它搬到自己的身上。在领导前面,这检讨只担心不够深刻、不够全面,多说一些错误不打紧,这些错误谁都肯定会出现的,只要不是经济问题,那错误多点没关系,油多不坏菜。他看见黄庭宏没有叫他停,他就滔滔不绝地检讨着,有些说了一遍又开始了第二遍,多说几遍那是强调重点,作报告也是这样呗,重点的地方要反复强调。
黄庭宏已经皱了几次眉头了,他似乎心里也很苦恼,也很无奈。当然,黄庭宏此时真的是很苦恼、很无奈,因为,为了那份计划书,他只能同意宋刚的观点,不得不暂时继续用这汪少华。
也不知汪少华讲了多久,他还在滔滔不绝地检讨着,其实,黄庭宏几乎很少听进去,这是什么检讨?不全是套话吗?这种话听惯了,他没心思听。此时,他在想宋刚给他的那份计划,有种担忧在他心中隐隐作痛,宋刚这份计划将会引起一次波澜,很多人会想分得一瓢羹。当然,分就分呗,我黄庭宏怕你们分上一瓢羹?可是,分不得,那些想分得一瓢羹的人,他们希望有所“贡献”,否则,怎么好意思分着瓢羹呢?他们会提出跟多的想法,更多的“宝贵”意见,最后,这份计划会篡改成另一份计划了,一份与原意相差甚远的计划。
黄庭宏的思维又回到了现场,汪少华仍然在检讨着。突然,黄庭宏说:“好了,好了,你想想,几乎所有的人都对你不满,你能够说是人家的不对?”
汪少华鼓起勇气说:“都是宋刚,他们都是宋刚的人,他希望我下位。”
黄庭宏火了,大声说:“告诉你吧,要不是宋刚坚持要留你在这位子上,我会让你就地卧倒。”
汪少华愣住了,一是黄庭宏的怒火把他的魂魄吓飞了,二是宋刚真的说了这话。他还能说什么?三呢,你没有让我下位的想法?
那好,那好,只要是不让我下位,你发火吧,你骂吧,咱都受着,只要不让我下位,我汪少华做你儿、做你孙、做你十八代的曾孙子也没得关系。汪少华心里暗暗地说着。(十一长假结束,祝书友们工作学习愉快。给隐士一些鼓励吧,鲜花,还是鲜花。)(未完待续)